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十指神针漫游记 > 第46章 扫盲

第46章 扫盲 (第2/2页)

“苦丁茶。”

客人一听想喝,但又不好说。小姑娘打量她一眼后就匆忙进灶屋去了。

小姑娘眼神和动作让美娟产生好感。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从屋里来到门口招呼老师,随即便坐在小坝儿里与美娟交谈起来。

说孙女不能去上学的原因,是每天要上沟之后再翻两匹山,去食堂给她打两次饭。

她儿子儿媳每天出工从早忙到黑,遇到大兵团作战,有时几天都不回屋。

美娟问就为这个?老太婆不语,似还有别的。

但就她说的这个原因,已是解不开的死疙瘩。

小林姑娘端茶出来,她很瘦,五官清秀,说话露一口白牙齿。

农村刷牙的普及率更低于识字率,美娟好奇问:“你天天刷牙?”

小姑娘抿笑说不叫刷牙,就是爱舀石缸水用食指漱漱口。

美娟无言以化解难题,边喝苦丁茶又扯了些别的。

小姑娘撇了撇嘴角道:“哼,招生时说的,中学生由国家供应粮食。

“现在又说农村学生吃饭,要自己从家里带,我从食堂带去的猪食,不把人笑死了!”

美娟忙说:“哎,你弄错了,不是叫你们从食堂带,是按月自己从公社粮店称粮,带到学校。”

“那称多少粮?”

“具体要问。但我晓得,中学生,规定是按强劳力的定量算,你们队强劳力的定量是好多?”

“七两谷子。”老太婆马上说。

“哼,麻烦,看脸色。”

小姑娘单眯了眯左眼的同时,还挤了挤嘴角子,很是不屑。

美娟搞不清她话中看脸色是指看谁的脸色,只觉得小姑娘对世态冷暖的体验一点不比大人差。

美娟抓住机会,赶快说吃的莫愁,学校自己要开荒地种菜种粮。

“都是天堂了。”小姑娘又说句。

天堂一词,这两年是城乡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了。

食堂,不是天堂就是通天堂的桥梁。

老太婆忽然说:“老师,我孙女,她要去上学!”

小姑娘听了,就把婆婆看着,脸上没啥表情,可能觉得婆婆的话不管用。

倒是美娟顿时就激动起来了,将小姑娘搂在怀里,感到她小身体在微微颤抖。

问老太婆:“那,你吃饭?”

“老师,我慢慢走。我过爬都要她去上学。”

“婆婆,”小姑娘声音带哭腔:“那,菜羹羹……”

美娟一问才晓得了,小姑娘除了要给婆婆打饭之外,还要将婆婆在家里用瓦罐煨的菜羹羹,提到食堂去。

很多家庭都这样,需要将食堂的干饭与菜羹羹和着吃。

“黔月,别担心,婆婆叫你去上学,婆婆和你爹妈他们总会有办法!”

她一问还晓得了,小姑娘这样没劳动力的一天是三两谷子。

所以小姑娘说“都是天堂了”,是指学生在学校。

美娟发了个狠,就要把小林姑娘接到学校来!

她次日下午在农村下班前又来,等着会林黔月的父母。谢校长怕天黑了不放心,跟她一同来。

两位老师的诚意感动了“上帝”也就是小黔月的父母,让她上学,“菜羹羹”的事由他们去想办法。

朗月初中开学后执行“劳动教学”计划,师生半天上课,半天参加建新校舍和开辟操场。

我手砌成我读书的校舍,坐进这样的校舍,不好生读书是说不过去的呀!

师生还开荒种地,把学校周围能挖的地都挖出来点冬小麦和胡豆,到处见缝插针地种瓜果蔬菜,解决吃菜问题。

令学校意外的是张宇书纪来校视察了一次,听屈美娟老师上了一堂初一数学课。

他听完课与屈老师交换意见后,就到操场上和学生交谈。

他问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有个学生居然大胆将手掌做成小碗状,伸向他面前说:“别的都好,就是吃不饱,一顿饭才那么一点点。”

张宇不经意地将学生背后略显惊惶的谢校长扫一眼,沉稳,但又很坚定地回答:“这我知道,到处学校都一样,但这是暂时的!”

可惜张宇“暂时的”没应在吃饭上,而应在了这些一轰而上的中学、红专大学等的生命力上,朗月初中办学才一年,学校就撤销了。

学生按16岁划线,属鸡的(虚龄16岁)可留,属猴(虚龄17岁)以上的,都要“自愿报名”回家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鸡犬皆可留,死命猴子头”——这是有点水平的学生编的顺口溜。

学校撤销后,适龄者将去县城中学读书。

消息传来,“猴子头”个个坠入哀河。

学校专门开了个送别超龄生的校会。会上发言的超龄生代表多了个心眼儿,在把老师代写的发言稿念完走下去时,转身问谢校长:“校长,我们有没有什么证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