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虎旅扬威扫虏尘,昼驱万马夜惜春 (第1/2页)
离开此地,他将饼交给随从:“处理了,城中多饥民,可别让人捡去吃了。”
“是。”
折兰图又寻上周彻,确认‘人质’没有问题。
“五千骑护送。”他道。
阵前换人,是有严格一套程序的。
双方委派的人马,都会提前商议好。
此外,也不准进行暗中设伏等操作。
双方出发之后,会向四处散出大量探子,一但发现情况不对,换人即刻取消。
这于双方而言,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北军随行!”
北军骑三营全数抵达后,共有五千人。
平难军虽是嫡系,但成立时间不长;三河骑士是精锐,但属征兆的材官部队。
北军,依旧最强之军,雄视天下。
一切准备就绪,临出发前,萧焉枝托人向周彻带话:希望拿回她的甲衣。
入并州后,因交战故,西原使团中的几副甲是被收缴了的。
无他,有甲和没甲的破坏力太大……若是时机得当、地点得当,几副甲是可以掀起风云来的。
周彻自然允许,让人送去两套甲去。
一套是萧焉枝原本的外甲,另一套做工精细,宛如蛇鳞做衣,是贴身穿着的。
“这是谁的?”萧焉枝问。
“殿下曾得一副上好宝甲,可御刀枪,在京中寻得能工巧匠仿制数件,这是按照您的尺寸打的。”亲兵道。
虽然跟原物比差距不小,但也算得上是一件极上乘的精甲。
萧焉枝没有推辞,转身取了一锭银放在来人手里:“多谢你了。”
亲兵大感意外,没有推辞:“谢郡主!”
他多次负责和萧焉枝沟通,从来没受过好脸色,这还是第一次领赏……
周彻领屯骑、越骑、长水三营共五千骑,护着西原使团,出晋阳城北七十五里处,和西原来军碰头。
来的都是西原精锐,全数披甲。
不过,西原人的甲和汉人的甲区别很大。
总结来说,西原人的甲以皮为主、镶以金属护面,更注重灵活;汉军精锐就是具装铁甲,一看过去除了铁疙瘩还是铁疙瘩。
这背后原因,除了双方生产力的差别——汉人的锻铁能力吊打西原外,还有就是作战方式的区别。
西原更注重骑射,追求的是马上灵活程度;汉人甭管用了多少计谋,真到了厮杀时候就靠一个字——莽!
怼到你脸上冲,然后糊你一脸,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催垮你。
其实,纵观历史来看,汉人是最擅长冲锋的民族,从冷兵器打到热兵器、从鼓声听到号声,只要冲锋一开始,怼一个垮一个。
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将汉人凝聚在一起的强大政权。
要不然,人再多也白搭,散沙而已。
勇于公斗、怯于私斗;善于战争、不算很善于战斗……就是这样“脆弱”的汉人,对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依旧立在那。
西原军中的贵族很好辨认——譬如呼延贺兰,他的护胸铠是一个狼头的形象,戴着兽头盔,脖子上环着一圈厚皮毛。
在他身边,供着一群西原骁将。
其中一人,最为瞩目。
他身形高大,长得异常英俊,皮肤白皙,如同女子。
马背上挂着一口银弓,华丽非常。
呼延贺兰在马背上拱手:“相别无多日,殿下杀意不减,威风更添。”
“国土一日不靖,吾一日不止杀。”周彻回道。
西原诸贵族与将领,闻言皆有色变。
“此人好生嚣张,名不虚传!”
“屠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杂胡而已,倒让他平生许多自信。”有人不屑冷笑。
英俊男子目光眯起,手抚银弓。
呼延贺兰最是平静,丢出一个问题:“朔方、雁门、定阳,可否?”
“不可!”
这是周彻的回答。
果断直接,一个废字都不带,将谈判的丁点都给堵死了。
什么利弊分析、什么当前局势,都不必多语。
即便不是第一次接触,呼延贺兰还是被这种性格惊住。
许久,他摇了摇头,别有意味道:“或许要不了多久,殿下就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或许你惦记着我的头颅。”周彻洒脱一笑,道:“但我告诉你,即便数日之后,周彻人头落地,也不会后悔今日之言。”
“你我汉原之间,所有话都是多余的。”
“民族生存,就如猛兽夺食,只有分出高下生死,才能为你我背后的族人——”
周彻语气略微停顿,声忽振:“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哗!
感受到了主帅的杀气,身后的北军将士整齐的将刀枪竖起。
“我知道了。”呼延贺兰点头,道:“汉自以为强,你们想吃下能看到的所有肥沃之土。”
“是!历代汉人英主,都追求一件事,那就是替千秋万代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周彻亦颔首:“吾尚非人主,亦有此志!”
“殿下志向不小,就是不知是否有这样的命在!”说话的是持银弓的英俊青年。
“换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