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末日 第108章 基地攻防与武装囚徒 (第1/2页)
而且,不单单是黄萧,陇西基地、东华乃至星球上其他仍拥有实际治理权且参与“自由和希望”,甚至“暴雪”行动的分子,都受到围攻,也都兵力捉襟见肘。
精锐派出去的没回来,留守的敌众我寡直哆嗦。
然后,抓耳挠腮黄萧盯着自己身边的几个参谋和指挥部剩余几十号人,正准备抄家伙带着大家上高墙,忽然看到了正推门进来的丁团长,丁真。
“师长,让我们团上吧!这群畜生已经在我们头上拉屎了。”丁真抬手敬礼,然后随手摘下钢盔,说话间在军靴底上磕了磕钢盔,一颗红白相间的鸟粪滑落在水泥地上。
黄萧看到丁真,先是眼前一亮,然后无奈撇撇嘴。
丁真这个团原本就是暂时借调到自己手下的,他们是南粤军区沙田民兵团。
东华的军事行动都是谋定而后动,各个基地情况不同、任务不同,自然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陇西基地主力装甲部队要外出征战,兵力亏空就要抽调弥补,甚至跨区域派遣。
易风四个从海珠基地出来,也是搭了南粤军区兵力调动的军机才一起抵达陇西。
“你们团上了,在押囚犯怎么办?让我替你看着!老子宁肯自己上。”黄萧伸手就从墙上摘钢盔。
“师长,您要去那咱就一起去。”丁真赶紧上前一步,一把抱住了黄萧的头盔不松手。
为什么是丁真团借调给黄萧?因为丁真原本是黄萧手下的兵,转业复员到南方。战事一起,丁真摇身一变成了民兵团长,然后总参谋部在人工智能系统协助下一番精准操作,丁真又回来了。
“少扯淡,囚犯呢?”黄萧用力夺头盔没成功,就准备直接动手。
“都去,一起上高墙,给他们临时发枪,反正咱们人少枪富裕。我们团枪口顶他们后脑勺上,您把枪口顶我后脑勺上。”
“瞎扯淡,囚犯持枪越狱怎么办?………越狱,靠,脚下就是个狱,越个屁的狱….”
黄萧忽然有些豁然开朗,陇西基地就是个狱,只要敢越出去,别说给枪,要炮也给。
“囚犯守城,守住了戴罪立功,守不住反正大家一起死。南粤那边之前就有这么干的。”丁真松开了头盔,见黄萧盯着他,又郑重地点点头。
而那一刻,基地两位最高首长似乎忘记关话筒,俩人正在遍布基地的通讯系统里侃侃而谈。
“王参谋,你嘀咕什么呢?谁?猛虎师的黄师长找我,他不是带着部队支援前线了吗?给我接过来。”
薛再兴的大嗓门传遍整个基地。
“我是薛再兴,什么?基地里有些在押囚犯主动申请上高墙参加战斗,想要戴罪立功?要请示我?可以,可以,精神可嘉,值得鼓励,要枪发枪,要炮给炮。对,上了战场,大家都是大活人,一起打丧尸,就是战友,要信任他们,要帮助他们,也要保护他们。你问可不可以减刑?这个找罗省长,这个归他管。老罗,你来接听。”
“好,我来。”另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我是罗德旺。黄师长,你说什么,犯人守城,立功减刑?当然可以,丧尸多杀一个,人就少死一个,打丧尸就是救人,就是立功表现,对,我说了的话就代表基地,代表省政府。怎么算人头怎么算减刑,一个丧尸都还没干掉呢,瞎扯什么淡,薛军长在旁边我一样骂人,挂了。”
通讯切断,干脆利落,显然看似都没给黄师长提醒两位首长他们的通讯器正开着扩音外放的机会。
罗省长声音接着又从通讯器里传出来:
“老薛,你们平时想军功是不是快想疯了?都怎么想的,还没上战场,就想跟我谈拿丧尸头换减刑时间,我他妈哪里会算,都是让下面人搞。我既然说了可以戴罪立功,杀丧尸自然是多多益善。”
“带兵打仗的都喜欢给士兵争福利,而且丁是丁卯是卯。不过能把囚犯当兵带,也挺好,多担待。”
两位首长的私聊就这样一直被整个基地吃瓜围观,也包括陇西基地被集中安置的几万囚犯。
作为当初“拯救生灵”计划的一部分,三百多万的东华囚犯大部分被解救出来,越是偏远地域的囚犯幸存者越多。
尽管其中的重囚都被陆续转移到无人岛上,但那些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囚犯都被临时安置在各个大型基地里。
处于基地安全和秩序的考虑,几乎所有的基地开始时都将囚徒羁押区放在了基地的最外围,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旦丧尸群突破了基地防线,最先被撕裂的就是他们。
但从基地整体防卫和安全角度上讲,这样做又无可厚非。
一方面用来隔绝囚犯的电网、简易墙这些有限资源、屏障能最大化利用,在丧尸入侵时能起到延缓对方速度,构建新防线的作用。
另一方面缓解了基地防卫力量不足的缺点,将有限的防守兵力集中布局在外围,即防卫丧尸又监管囚犯,不服就干。
再者,生逢乱世,人命如同草芥,社会秩序岌岌可危很容易炸营骚乱,把这些本就胆大妄为、好勇斗狠的家伙们隔离在基地靠外区域怎么看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此刻,以陇西基地为例,精兵强将滞留在外,突然而来的敌袭规模和数量让陇西高层通过卫星监控很容易就判断出外围防线被突破,高墙防线一旦失守,囚犯区的简易屏障更支撑不了多久。
即便坐视囚犯与丧尸在羁押区拼命来换时间,兵力不足的基地也无法再次组织起新的防线,几十万人还是难逃一死。
于是,丁真这个被总参谋部大数据中心从想法活泛著称的南粤省调派来的民兵团长一个灵机一动的设想就这样经过师长黄萧,又经过薛再兴、罗德旺两位军地大佬的随机应变,付诸实施了。
与其让囚犯们牵制基地珍贵的兵力,与其担心高墙失守囚犯们向内冲击基地,与其陷落后囚徒成为丧尸的饵食、甚至壮大敌人队伍,不如发给他们枪,激励他们戴罪立功上战场。
毕竟囚徒羁押区就在高墙防线的身后,增援起来也最快捷方便,再与看守囚徒的民兵团力量叠加,支援高墙的兵力瞬间翻几倍。
会不会拿到枪就反攻基地呢?除非囚犯的脑子都被野驴踢了,四面八方被丧尸军团围的死死的,至今还没听说丧尸潮破城进来有喊缴枪不杀的,都是张牙舞爪直接上嘴啃。
会不会战后不缴枪武装夺权?这要等到战后大家都还活着才考虑的事儿,何况以当下正规军的战损率,这一波大仗打完,囚犯们能活下来多少尚未可知,还夺个屁的权。
“丧尸打进来,大家都得死,给你们发枪,为自己拼命还戴罪立功,你们干不干?”黄萧和丁真全副武装站在围墙上,黄萧举着大喇叭,丁真举着大遮阳伞。
头顶上有食人鸟,没办法,能干扰鸟群视线也是好的。
“干。”囚犯们众口一词、众志成城、群情激奋。
陇西两位大佬的聊天外放大家都听到了,当然更主要是囚犯区太过毗邻高墙防线,高墙上的枪炮声、呼喊惨叫声太真切、也太吓人了。
置身险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命一搏。
何况喊话的猛虎师师长全副武装、磨刀霍霍,士兵们都上刺刀了,谁知道下一步要宰谁?
万一这个谣传说心黑手狠的家伙也脑袋抽筋,仿效东华古籍故事,搞一出“攘外必先安内”,大家还活不活了!
于是,所有的囚犯,服从命令听指挥,多路纵队跟着带队的战士,一路小跑直奔高墙防线。
黄师长端着自动步枪,对大家说过了,先上高墙先发枪,万一枪不够发怎么办?
陇西基地发生的这一幕很快被东华战局吃紧的各大基地复制粘贴,然后东华又以简报的形式通报给联合国尤其是其他战局吃力的国家。
就这样,各国、各大基地在生死存亡之际,纷纷效法这一措施,做出了足以影响后世百年的决定,那就是—“武装囚徒。”
各大基地的指挥官、领导以各自的风格开始宣贯政策,发动囚徒。有的悲天悯人、慷慨激昂,有的声色俱厉、软硬兼施,有的威逼利诱、杀鸡儆猴。
在丧尸和变异兽的血盆大口威压下,目睹各自基地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囚犯们,能活下来的脑子都不笨,毕竟基地待遇再差至少不吃人,但丧尸吃人。
于是大多爽快的接受了各大基地的条件,即刻武装起来,戴罪立功,奔赴前线。
就这样,东华国各个看似即将崩溃的基地防线上,近三百万身着统一囚服的特殊民兵纷纷率先跃上了阵地前沿,也登上了同样属于他们的历史舞台。
至于为什么大灾难爆发后,囚犯还有近三百万?尸潮确实带走了很多囚犯,但人性的黑暗面又同步扩充了囚犯的队伍。
但那一刻遍布各地的一个个陇西基地,正规军的制式军装军帽,与囚犯们统一款式的囚服,在同一条战线上同生共死,交相辉映。
漫山遍野的丧尸队列,盘旋俯冲的食人鸟群,陇西基地的囚犯们几乎用不着传授过多的射击技巧,只要懂得换弹夹、扣扳机都能一扫一大片,霰弹枪对准天空俯冲的鸟群一喷就呼啦啦犹如下饺子。
有些人平生是第一次拿到枪,但莫名的兴奋好奇很快就过去,因为他们居高临下看到除了成群结队的丧尸群,还有些另外的东西。
密密麻麻的丧尸群中间裂开了几十条缝隙,一个个巨大的灰色圆球正被每个后面缀着的几只灰皮猴子变异体滚的飞快,这些灰色圆球硬抗了步枪和机枪子弹的轰击,当然无形中也成为了灰皮猴子的盾牌。遇到障碍物甚至会弹跳几下甚至空中变向,后面尾随不及的灰皮猴子有的身子被弹雨开几个洞,倒霉的被枪弹爆头栽倒在地。
它们准备配合滚球爬坡?这是守军的第一反应。
6米多的水泥高墙很多地方只剩下3-4米高,墙脚那一段高度被丧尸的骸骨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坡,前赴后继的丧尸群依然像蛆虫一样蠕动着攀爬着,而一只只敏捷的X23灰皮猴子也在飞快的爬坡,有的已经跃上了高墙,有些还在依仗利爪在水泥墙上努力抓挠攀登。
而头顶上盘旋的食人鸟瞅准机会就从太阳能光伏板空隙里扑下来,抓走高墙守卫的几块肉或几块头皮、头发。
感谢上一任702团团长当初爱兵如子的神来之笔,为了高墙守卫士兵不被风吹雨淋日晒,能全天候的值守警卫,702团团长执意把收集的太阳能光伏板建在了高墙上,这甚至为防守区域提供了独立的电力辅助供给系统,最终被大规模推而广之。
高墙守军在敌人空地协同攻击下能一直坚持下来,头顶的光伏板功不可没,当然可能也与食人鸟群对整个陇西基地无差别攻击有关,它们习惯成群结队,但一击而退,再盘旋、再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