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宋吏难做 第 141章 忠言逆耳 (第2/2页)
另外,除了在途的时间以外,古时候的执政者也没有真正地执行过“任满调离”的制度,很多时候,地方官经常是刚到任几个月就得换人,再加上交通不便,往往是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得奔赴下一个地方,因此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远的不说,就拿梁端的祖父梁子美来举例说明吧,他从哲宗皇帝亲政恢复新法开始受到重用,足迹从甘肃庆州到广西柳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河南开封、河北大名、山西太原,最后到现在的山东青州担任京东东路安抚使,二十年的时间先后担任了十二个职务,平均每个职位的在职时间只有一年半,刨除在途的时间真正履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
“还是算了吧,我哪儿都不想去,就在这里挺好。”
他现在已经填补了宋江留下的空当,再加上焦挺、时迁、赵能、赵得兄弟的辅助,基本上已经编织出了一张完善的关系网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趁押送宋江和刘唐去府城的机会把朱仝和雷横赶出县衙,再把何班头一伙人清理出去,到时候整个县衙上下都是自己的人了,不论上面的四巨头怎么走马灯地换自己都是真正的话事人,到那时还要什么自行车?
黄氏见他在质疑自己吹枕头风的威力,顿时不高兴了,伸手在他胳膊上掐了一下,不悦地道,“怎么,你不相信我啊?哼,那咱们就打个赌,看看俺能不能做到!”
俗话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张文远见她迷之自信,根本听不进去自己的话,也就不劝了。
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发展极快,因为得到了摩尼教的响应,起事以后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聚集了上万人,三个月就攻下了杭州,巅峰时期几乎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然而他的运气又实在是太差了,当时北宋已经与金国达成了海上之盟,正在准备北上联金灭辽,就让童贯从西北调动了十五万西军准备北上与女真夹击辽国,结果人还没到河北就传来了方腊起义的警报,在朝廷的一纸调令下,童贯连调兵的程序都省了直接南下平叛。
在宋军最精锐的西军面前,方腊临时拉起来的教民根本不是对手,只坚持了三个月就被俘了,余部也在半年之内全军覆灭了。如果不是遇到了这档子事,等北宋朝廷接到军情以后,先派厢军平叛,不行再上禁军,最后实在搞不定了才上西军的传统程序,那时候方腊早就在江南站稳脚跟了,凭他的号召力以及手下的一帮能征惯战的文官武将,又占据了最富裕的江南地区,说不准他还真有可能给北宋朝廷制造点儿麻烦出来。
“咳,算了,不赌了!没意义”
张文远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看在咱们好了一场的份上,我给你一个建议——千万不要小看了民意,唐太宗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有个姓毛的伟人也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之你们不能在江南待得太久了,过去之后尽量低调做人,千万不要横冲直撞、引祸上身,总之小心驶得万年船,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