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2章 壮志未酬,刘庄崩

第22章 壮志未酬,刘庄崩 (第1/2页)

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刘庄这种骨子里满是对宏图伟业的执着追求的皇帝,根本就不会放弃任何的机会。

当与顾康书信沟通了一番后。

他便当机立断,直接定下了重启西域都护府之事,并敕封顾晟为西域都护。

甚至为了最大可能的扩大此事能带来的利益。

他相继颁布诏书,敕令天下百官务必厉行节俭,大力倡导薄葬之风。

并且以身作则,将整个皇宫的花销降至了最低。

倾尽全力,把整个大汉的人力、物力、财力,毫无保留地集中投入到当下至关重要的治水工程与西域事务之中。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

就在历经了整整一年的披荆斩棘后。

——于永平十二年,夏。

治水之事终于完成。

当最后一铲土被掘开,黄河之水如脱缰的野马般奔腾着涌入新河道。

所有人都在紧紧盯着这一幕。

直到各处相继送来并未决堤的消息后。

那一声声的欢呼声仿若滚滚惊雷一般,响彻了整个大汉天下。

举国大震!

近百年的灾害,终于于这一日停了下来。

顾康伫立在河边,望着眼前滔滔不绝的河水,眼眶同样有些泛红。

内心的激动如翻涌的波涛,有些难以抑制,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真的成功了。

虽然他至今已经有了很多的成就。

但对于顾康而言,这件事好像才是最重要的。

他让画师画了两幅画。

或许是因为少时受到了顾易的影响。

顾康也是习惯于将一些个很有意义的东西存放起来。

此时此刻,显然最为合适。

他将一幅画送回了河北,而另一幅画送去了洛阳。

对于这事顾易自然是大喜过望。

若是真的每一代人都养成了这种的习惯。

待到将来,他都难以想象自己的家中到底会有多少的国宝。

虽然这些东西不见得能保存下来。

但只要数量够多,那便足矣!

而且这种东西哪怕就算是残了,它自身的意义却也足矣让它有着十足的价值。

当此事送回朝堂时,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原本的历史中一般。

满朝震动!

刘庄大喜过望。

他早就在盼着这一天已经不知道有多久了。

这还是他自登基之后第一次喝的酩酊大醉,并且还决定要巡游一番,顺便检查此次治水的成果。

........

荥阳。

时隔一年的时间,君臣二人终于是再次相见。

顾康如今变化之大令人惊叹。

他的皮肤被烈日晒得愈发黝黑了,整个人看上去疲惫却又充满力量。

完全不像是一个在朝中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官员,反倒像极了那些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普通农户。

当刘庄看到他时,不禁微微一怔,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与感动。

刘庄就是这种皇帝。

他就是喜欢顾康这种既有能力,又务实的官员。

毫无悬念,顾康直接被他提拔到了司徒的位置上,其余参与治水之人也是各有封赏。

虽然群臣对此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件事真的就这么发生了时,他们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

司徒啊...

这可是三公。

两代人,皆有着如此功勋。

无论是顾啸亦或是顾康,这两人的功勋就根本不可能有让他们质疑的机会。

最关键的是...

那个多年未被关注到的顾氏第二子顾晟竟然也开始立功了。

当今天下人谁人不知道皇帝的志向?

以此可见,他将来立功的机会还有很多。

显然,顾氏的兴旺显然已经是不可能再阻挡了。

这是天下所有人的看法。

顺江而下的官船上。

刘庄身着便服,站在甲板上。

微风拂面。

他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尽收眼底,一边默默地聆听着顾康为他详细解释治水工程背后的精妙玄机。

顾康从为何要采用这样的治理方案,到这种方案实施后带来的诸多好处;

再到如此修渠的深远意义;

以及可以灌溉的土地面积、预计能带来的粮食增产等等;

事无巨细,一一阐述。

虽然这件事顾康早已不止一次与刘庄说过这些。

但看书信以及亲眼所见,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相同的。

尤其是当他时不时便能看到两岸百姓朝着官船跪拜,齐声高呼着“圣人天恩”时,刘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自豪。

直至顾康完全说完,刘庄这才看向了他,感慨带:“济世辛苦。”

他的表情十分认真,看着如今这辉煌的成果,刘庄便能想象到完成此事到底会有多么困难。

“为陛下为天下百姓,臣之本责,何来辛苦?”

顾康淡淡一笑,仍是往常那般的谦逊,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的态度。

见状,刘庄摇了摇头。

他已经习惯顾康如此谦逊了。

虽然他早已不止一次的提过,私下里两人无需如此,但顾康却始终都是这般。

他亦是无可奈何。

随后,两人便不约而同的聊起了政事。

对于刘庄而言。

如今他最想的自然就是出兵西域。

当下西域都护府已成,只要多派些兵,持续扩大大汉的影响力。

不需要多久,便能彻底的收回西域。

他甚至是立刻便想要发兵西域。

但顾康还是认真的与他说了如今天下的情况。

“陛下,如今我大汉国力虽未有太过损伤。”

“然此般规模的徭役,已经让百姓有了疲惫之心。”

仍旧如往常那般,顾康并未做什么所谓的死谏,只是点到为止,让刘庄自己去做选择。

但对于刘庄这种皇帝而言,这往往只会有一个选择。

“济世以为,何时才能出兵?”

刘庄丝毫没有纠结,直接询问顾康的意见。

“至少一年。”顾康神情严肃,认真地说道,“此番治水,臣开掘河渠时,特意考察了地形,使得两岸新增了许多良田。”

“陛下可以将这些田地与百姓耕种。”

“若无天灾,只需一年时间,届时我大汉国库定会丰盈,陛下大业也自可……”

“断不会有天灾!”未等顾康说完,刘庄突然格外铿锵有力地呵了一声,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我大汉绝不会有天灾!”

闻言,顾康不由得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或是因为顾康的影响。

刘庄对于什么所谓的鬼神之说也不再是如以往那般的相信。

不应该会说出这种话啊...

难不成是谁趁他不在洛阳时影响到了陛下?

顾康不由得便想到了这点。

但还未等他开口,刘庄的声音便再次响了起来。

“济世,朕前些时日梦到了先帝与母后。”

“在梦中朕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先帝仍是那般的高大伟岸,无所不能。”

“他与母后仍是那样的恩爱...”

“朕在梦中无忧无虑,一切的烦恼与困难,父皇与母后都会帮朕解决。”

“朕以为,这定是先帝与母后认可了朕如今的功业。”

“既如此我大汉又怎会有天灾?”

清风徐徐拂过,刘庄任由这微风吹动着他的衣襟与发丝,眼神之中满是坚定与豪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