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浙东派失宠?意难平! (第2/2页)
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可以将所有棋子都摆上棋盘的时机。
刘伯温回到桌案前,将朱柏的改革方案再次仔细研读了一遍。
方案中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中。
均田免赋,发展工商,兴修水利……
这些措施,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大明王朝前进的方向。
他仿佛看到一个繁荣昌盛的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
他相信朱柏,相信这个年轻皇子拥有改变大明的魄力和智慧。
他坚信,只要时机成熟,朱柏的改革必将成功。
刘伯温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轻轻地吹灭了桌上的烛火,书房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殿下,明日早朝,老臣定会……”
清晨的阳光透过御书房的窗户,洒在朱柏的案几上,金黄色的光芒与紫檀木的光泽交相辉映。
朱柏正低头批阅着奏折,笔尖在宣纸上留下一道道墨痕,偶有几滴墨水洒出,仿佛是他心中波澜的点滴。
“柏儿,浙东学派的反应如何?”朱元璋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
朱柏抬头,只见朱元璋矗立在门口,身穿金色龙袍,眉宇间透露出深邃的威严。
他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合上奏折,起身行礼:“父皇。”
朱元璋缓步走至朱柏身边,目光扫过案几上的奏折,沉声道:“听说他们对你的改革方案颇为不满,具体情形如何?”
朱柏眉宇间微蹙,忧虑之情显而易见:“确实如此,他们认为均田免赋、发展工商、兴修水利等措施,会动摇他们的根本利益。父皇,我担心他们会在朝堂上制造麻烦。”
朱元璋抚须,目光深远:“柏儿,朝堂之上,利益纠葛复杂,你的心意虽好,但实施起来必须谨慎。浙东学派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应对。你要学会在各方势力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稳住朝局。”
朱柏点了点头,孩儿相信,只要改革能够真正惠及百姓,浙东学派最终会理解我的意图。
他们也是大明的臣子,不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
朱元璋微微颔首,满意地一笑:“很好,你有这样的信心,父皇也就放心了。但切记,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
朱柏深吸一口气,心绪渐渐平复。
他知道,眼前的道路虽然荆棘密布,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明智的策略,终究能够披荆斩棘,迎来光明的未来。
“父皇,孩儿明白。明日早朝,孩儿定会……”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打断了朱柏的话。
朱元璋眉头微挑,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警觉。
朱柏也立即警惕起来,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知定有要事发生。
朱柏眼神坚定,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念:“父皇,孩儿相信,只要改革能够真正惠及百姓,浙东学派最终会理解我的意图。他们也是大明的臣子,不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仿佛能看到改革后的盛世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大明王朝的基业更加稳固。
朱元璋缓缓踱步,龙袍下摆轻扫过地面,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他语气凝重,一字一句地说道:“柏儿,朝堂之上,利益纠葛复杂,你的心意虽好,但实施起来必须谨慎。浙东学派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应对。” 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窗外的一株老梅上,遒劲的枝干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如同他此刻的心情,充满了担忧和警惕。
他转过身,表情严肃地注视着朱柏,龙目中闪烁着精光:“你要学会在各方势力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稳住朝局。浙东学派,淮西勋贵,文臣武将……这些力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的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全局的影响。”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击在朱柏的心上,让他感受到肩上的重担和责任。
朱柏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也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他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朱元璋目光直视朱柏,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柏儿,切记,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浙东学派正面冲突,以免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报——” 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御书房内的凝重气氛,一个内侍匆匆跑进,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启禀皇上,五军都督府……出事了!”
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朱柏的心思剖析得一览无余。
压迫感如潮水般涌来,朱柏却稳稳地站在那里,脊背挺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的躲闪。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定当谨记于心,妥善处理此事,绝不让父皇失望。” 他的语气诚恳,没有丝毫的敷衍,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
朱柏再次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声音沉稳有力,如同洪钟大吕般在御书房内回荡。
“父皇,儿臣深知改革之路荆棘满布,但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儿臣愿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他握紧拳头,指节微微发白,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那是对改革的坚定信念,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御书房内寂静无声,只有朱元璋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他看着眼前这个已经长大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朱柏的决心,也知道改革的必要性,但他更清楚改革的风险和阻力。
他缓缓走到朱柏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柏儿,你长大了,父皇很欣慰。但你要记住,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报——” 尖锐的喊声再次划破宁静,内侍连滚带爬地冲进御书房,脸色煞白,浑身颤抖,连话都说不清楚。
“皇上…五军…五军都督府…血…血流成河……” 他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惊恐的
朱元璋和朱柏脸色骤变,一股寒意瞬间笼罩了整个御书房。
来不及多想,朱元璋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朱柏紧随其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备马!去五军都督府!” 朱元璋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愤怒和焦急。
朱柏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他感到一股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五军都督府。
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柄的冰冷触感让他稍稍冷静下来,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驾!” 马蹄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一队人马飞驰而出,卷起漫天尘土,向着五军都督府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