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下熙攘 (第1/2页)
柴霄在母亲耳边低语一句。
“朱雀已听出飞奴再次往来,八成就在禁军武卫府,她先去东鼓楼登高,剑风暂时顶上!”
云淑妃双目圆瞪。
“真是项守约!他真敢?”
“一旦核准,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一身事二主,还想做晋升从五品的春秋大梦,痴心妄想!”
但很快,这位大许“母邦”就意识到事已至此,多骂无益,唯有应对。
于是,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应做得对。
然后,示意荷韵去找件红袍来,给剑风披上,先装上一装。
柴霄向母亲悄悄竖起大拇指,感叹她的心细如发。
云淑妃笑了笑,也向前指了指。
那意思是,别人看不出来,可我作为你娘,还是能看出来的,先生让加快前行,抓紧吧!
柴霄点点头,领着一行人,快步来到王公府门前。
姚进已率领左右骁卫在此迎候。
柴霄看了姚进一眼,指了指王公府门前诺大的石狮子。
姚进当即会意。
君上这是担心舞狮擂台的事。
“回君上!一切准备就绪!消息也放出去了!”
柴霄点点头,上了车驾。
姚进一挥手,左右两队排开,向东鼓楼进发。
“嚓!嚓!嚓!”
左右骁卫进入临战操练,还是在今天早上,到现在只有短短半天时间。
即便如此,每个人脚下迈出的步伐,还有展现出来的神采,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
大许王城的大街之上,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知道么?祭天后,会有舞狮擂台,还有新任赤鸾公主的比武招亲擂台,一场比一场好看啊!”
“就是!听说这比武招亲,整个王城的高手都惊动了!包括崆峒派第一高手,柳如是!”
“听说啊,不光是王城的高手,周边州郡的高手也会来,比如大慈大悲手,康筑九。”
“他不是佛门弟子么?怎么也来凑比武招亲的热闹?”
“好像还俗了!就是刚发生的事!”
……
与此同时,王城内威望数一数二的司徒杜府内,已是人声鼎沸。
堂前摆了两个大桌。
一个大桌,供奉着这支“杜氏”的诸多祖先牌位。
最中间的,赫然是官拜前朝大唐司徒甚至宰相的“杜佑”,字君卿。
后世名人,包括同样官拜宰相的“杜悰”,字永裕。
还有成为“晚唐四大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字牧之。
之所以叫司徒杜府而非宰相杜府,是因为到了大齐,官位最高的杜敬亭只做到兵部侍郎。
“司徒”和“中书令”的虚衔是加挂的,而不是“同平章事”宰相实职。
另一个大桌,竟然堆满了金银珠宝和银票。
已然九十高龄、离职多年的杜敬亭轻咳一声,大堂立即鸦雀无声。
他手持龙头拐杖,向族内儿孙们训话。
对于祖先贤人的名讳,都以“字”代替,而对于令族人蒙羞的,则直呼其名。
“我杜氏一门,声名湟湟。”
“君卿、永裕等先祖位列三公者,不下二十,牧之等官拜尚书与大将军者,不下一百。”
“当然,宵小败类,也出过不少。杜少怀勾结外邦,祸乱大齐,被处以剐刑,死不足惜。”
“如今,大许国君新立,今日午时祭天后,赤鸾公主比武招亲,堪称齐名南郡科考的大事!”
“杜氏这门,在我之后,再也没出过六品以上的官,武将更是寥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稍族内年轻习武男子,尤其是剑宗、陌刀、崆峒等名门之下的,都去报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