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停电的小巷子里半夜传来哭声 (第1/2页)
“啊!骨灰呀!”宋姐陡然打了个激灵,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
“别怕别怕,这不是人的骨灰,是牛羊的,用来烧制骨瓷。”荀鹤云说道。
“哦,我以前常听说骨瓷,原来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宋姐架起摄像机开始拍摄,在荀鹤云的指导下,谢芊梨先进行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揉土。
“想烧出高质量的瓷器,原材料十分关键。陶土要经过反复捶打揉搓,确保里面没有气泡。”
荀鹤云本来担心谢芊梨纤细的手腕没那么大力气,没想到谢芊梨揉起陶土来得心应手,不一会儿就完成了。
接下来,谢芊梨将土坯放到了转盘上,脚下一踩,土坯就随着转盘快速旋转起来,在谢芊梨的手里渐渐成型。
“嗯,不错,手法还挺熟练。”荀鹤云点点头说道,“成型的瓷器先放到一旁阴干,后面上釉这一步,才是考验手艺的。”
“云哥,我们设立的目标是烧制出天青色,这个难吗?”闫哥问道。
“说实话,概率挺低的。天青色对湿度的要求很苛刻,差一点就会失败。后来人们总结出一个窍门,就是在雨过天晴的一瞬间开窑,成功率能够大大提升。”
“哦,难怪有一首歌里唱到‘天青色等烟雨’,是这个意思啊。”一旁的王依依恍然大悟。
“还好现在是盛夏,这边雨水多。”荀鹤云看了看窗外,天上正阴云密布,巷子里的青石砖全都被洇湿,空气中飘着泥土的味道。
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才渐渐停下。一群人守在窑前,等天放晴的那一刻,马上将还在发烫的瓷瓶夹了出来。
“云哥,这个颜色行吗?”谢芊梨有些紧张地问道。
“差不多,但是距离真正的天青色,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荀鹤云遗憾地说道,“不过没关系,哪有人一次就能成的。”
“云哥,我们可以再多试几次吗?毕竟我们做节目,要追求精益求精嘛。”闫哥说道。
“行,反正这几天我也没什么事,你们可以拍到满意为止。”
荀鹤云站了起来,突然双腿一软,往前一扑。
“云哥,你怎么了?”幸亏闫哥就在旁边,及时扶住了荀鹤云。
“没事,可能刚才起来太猛了。”荀鹤云摆了摆手。
“这些年不见,你平日身体还好吧?”
“我好的很,现在一顿还能喝半斤烧酒呢。”
谢芊梨没有气馁,等到阴雨天,又重新做了一个瓷瓶,小心地放入窑中烧制。
荀鹤云站在一旁,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导谢芊梨,最后一个镜头刚拍完,便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气喘吁吁。
“云哥,不好意思,我们拍摄任务比较紧,您是不是累到了?”闫哥连忙上前问道。
“没事没事,就是这里太热了。”荀鹤云撩起自己的背心,来回扇了扇。
谢芊梨却隐隐发现,和前几日比,荀鹤云的脸色变得黯淡了许多,眼圈也发黑了。
“云哥,您最近没有不舒服吗?”
“真的没有,就是不知道为啥,天天睡不醒。哎,真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荀鹤云长长地伸了个懒腰,“里面太热了,快回去凉快凉快吧。”
荀鹤云很会生活,在自家的小阳台上搭上架子,种植了牵牛花和葫芦,茂盛的藤蔓遮出一片阴凉。墙角还摆放着一口小缸,里面种着碗莲,养着金鱼。
几人围坐在阳台上,一边乘凉,一边听荀鹤云讲述他收藏品背后的故事。
“这个白瓷仕女人俑,出自一位大家之手,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
谢芊梨小心靠近人俑细看,只见每一根发丝都清晰可见,长裙上满是自然的褶皱,质感和纱布一模一样。如果不伸手触碰一下,都猜不出是陶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