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031章 懵逼树下懵逼果,最懵乃是老徐我

第1031章 懵逼树下懵逼果,最懵乃是老徐我 (第1/2页)

因为李成桂亲明的缘故,李朝军队的体系和大明有点相像,由将军府统辖,类似于大明的五军都督府。

但他们征兵施行的是府兵制,要求军籍人员轮流服役,例如京军官十二牌,更日直宿,特除儒牌入直。

这一点就有点像明朝的军户制度、和唐朝府兵制度的结合。

从某个方面来说,征兵制比父死子继的军户制要好一些,但前提是军饷要给到位,能做到脱产训练的全职士兵,才有战斗力。

很显然,李朝做不到。

制度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李朝的阶级,在于执行制度的人。

无论是李朝也好,安氏也罢,在这片土地上的高丽人,几千年来都有着极其森严的等级规则。

只不过李朝统治的时候,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

尤其是贵族,享有的权力和平民绝不是一个等级,贪墨成风,不顾百姓疾苦世所常见。

不当初安氏作乱,不可能得到那么多人响应,安氏起兵的时候,很多城池直接就投了,

别说不守塔了,恨不得把水晶直接推出来让你敲。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的待遇可想而知,别说是按时发饷,能混个俩饱一倒都不容易。

李朝底层士兵常年的生存状态,就是在饥饿与受冻之间徘徊,

一个家庭最大的固定资产,可能就是一件漏风的棉袄。

这都算条件好的,很多士卒甚至连棉袄都没有,到了冬天只能死命往单衣里面塞稻草,然后拿命死扛,争取熬过这个冬天。

底层军官也只比他们好了一点,有些军饷,不过也少的可怜,还经常被拖欠。

吃空饷、打白条,在李朝军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司空可见。

富川城被拿下后,明军军纪森严,倒是没出现什么恶行。

但李朝士兵可就不一样了。

在他们眼中,富川的百姓是什么人?

是叛徒、是乱民,是阿其那、是塞黑斯!

自古破城多屠戮,在李朝士卒和底层将官的眼中,屠城他们是不敢的,但抢点东西弥补一下军饷,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本来嘛,徐辉祖但凡给他们下一道军令,李在臣也不敢违抗,就算不愿也要约束下属。

可之前谎报军情的事,把徐辉祖恶心的够呛,理都不想理他。

没得到军令的李在臣,倒是不缺那仨瓜俩枣,但对他的手下要干什么,也全没当一回事。

于是,差点把徐辉祖气疯的一幕出现了...

刚刚接管富川军防,徐辉祖立即下令出安民告示,派人四处宣讲,

大明的军队是来光复富川的,是好朋友,是仁义之师,绝不会做扰民的事。

可这话热乎劲还没过,李朝士卒就开始在富川烧杀抢掠、强抢民女,放火烧屋。

用奏疏上的话来形容,就是——“遂北烧富川城郭室屋,皆坑富川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及至半城,多所残灭。”

这帮子货抢点银子就算了,还焚烧房屋,活埋降卒,掳掠老弱妇女,城池一片残败,沸火盈天。

徐辉祖都没想到,这群打仗不行的二百五,对待自家百姓的时候,能做到这么血腥和残暴,当场就呆在原地,懵了。

懵逼树下懵逼果,最懵乃是老徐我。

已经被李在臣坑过一次的那个参将,当场就傻了眼。

李在臣虽然没资格进帅帐议事,但他名义上可是归这个参将节制啊。

结果却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

徐帅这边刚下了安民告示,结果您那边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屠城大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