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大家庭 (第1/2页)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四合院因为花展的成功举办,邻里之间的关系愈发融洽。大家每天聚在院子里谈论着花卉的养护技巧,还互相交换花种,整个院子仿佛变成了一个温馨的花卉交流小社区。
然而,日子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一天,院里的刘大爷和张大爷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原来是刘大爷放在院子角落的一些旧木料,被张大爷不小心碰倒了,刘大爷觉得张大爷没打招呼就乱动他的东西,而张大爷则认为那些木料堆在那儿影响通行,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周胜刚从厂里回来,就看到两人吵得面红耳赤。他赶忙走上前去,劝说道:“刘大爷,张大爷,您二位都消消气。咱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得呀。”
刘大爷气呼呼地说:“周胜,你说说,他不打招呼就动我的东西,这像话吗?”
张大爷也不甘示弱,“那他这些木料堆在这儿,走路都不方便,万一绊倒人咋办?”
周胜笑着说:“刘大爷,您这木料放在这儿,确实对大家通行有点影响;张大爷呢,您要是事先跟刘大爷说一声,也不至于闹成这样。这样吧,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既能让刘大爷的木料有地方放,又不影响大家走路。”
周胜这么一说,两位大爷都觉得有道理,渐渐安静下来。周胜接着说:“我看院子东边那块空地,稍微整理一下,搭个简易的棚子,专门放这些杂物,大家觉得怎么样?”
赵大妈在一旁附和道:“我觉得周胜这主意好,这样既解决了刘大爷木料的存放问题,也不会影响院子的通行。”
其他邻居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刘大爷和张大爷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刘大爷说:“那就听周胜的,是我刚才太冲动了,老张,对不住啊。”
张大爷也连忙说:“我也有错,老刘,别往心里去。”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在周胜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在院子东边搭起了杂物棚,不仅解决了杂物堆放的问题,还让院子看起来更加整齐有序。
随着厂里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周胜需要经常出差去外地考察和交流。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带回一些当地的特色小玩意儿,分给四合院里的邻居们。这一次,他从南方出差回来,给孩子们带了精美的手工风筝,给老人们带了养生的特色茶叶,给女同志们带了漂亮的丝绸手帕。
孩子们拿着风筝,兴奋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嚷嚷着要去放风筝。孙大爷喝着周胜带回来的茶叶,笑着说:“周胜啊,你每次出差都想着咱们,真是有心了。这茶叶味道醇厚,好喝得很呐。”
周胜笑着回应:“孙大爷,您开心就好。我出差到各地,看到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就想着给大家带回来,也算是分享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胖婶拿着丝绸手帕,爱不释手,“哎呀,这手帕真漂亮,手感也好。周胜,你眼光可真好。”
周胜笑着说:“胖婶,您喜欢就行。大家平时在四合院里互相照应,就跟一家人似的,我做点这些不算啥。”
这天,周胜正在厂里忙碌,突然接到王悦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时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已经送去医院。周胜心急如焚,立刻向领导请假,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
在医院里,看到孩子腿上绑着绷带,周胜心疼地问:“宝宝,还疼不疼啊?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孩子有些委屈地说:“爸爸,我想为班级争荣誉,跑步的时候太着急了,就摔倒了。”
王悦在一旁安慰道:“孩子没事,就是皮外伤,医生说休息几天就好了。你也别太责怪他了。”
周胜看着孩子,语重心长地说:“宝宝,爸爸知道你想为班级争光,这是好事。但以后也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孩子懂事地点点头。在孩子养伤的这段时间里,四合院里的邻居们纷纷前来探望,送来各种好吃的。赵大妈端来自己炖的鸡汤,说:“孩子,喝点鸡汤,补补身体,好得快。”
孙大爷也拿着一些水果,笑着说:“小家伙,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再去为班级争光。”
孩子感动地说:“谢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我一定会快点好起来的。”
经过这件事,周胜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感受到了四合院邻里间深厚的情谊。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端午节。周胜提议在四合院里举办一场端午活动,大家一起包粽子、挂艾草,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邻居们纷纷响应,各自准备材料。
活动当天,院子里热闹非凡。赵大妈和胖婶熟练地包着粽子,一边包一边给年轻人传授经验:“包粽子啊,粽叶要先折出一个角,然后装上糯米和馅料,再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绑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啦。”
年轻人跟着赵大妈和胖婶的步骤,有模有样地学着。孩子们则在一旁帮忙递粽叶、拿绳子,时不时还往嘴里塞一颗红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周胜和几个年轻人负责在院子的大门和各个角落挂上艾草。孙大爷看着忙碌的大家,感慨地说:“现在这过节啊,就该有点传统的样子。周胜,你这提议真是太好了。”
周胜笑着回应:“孙大爷,咱们四合院就是要多些这样的活动,热热闹闹的,才更有过节的气氛嘛。”
不一会儿,粽子包好了,大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随着锅里热气腾腾,粽香弥漫在整个四合院。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在这个温馨的端午节过后,厂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周胜负责的大项目顺利完成,为厂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口碑。厂里决定给周胜升职加薪,以表彰他在项目中的杰出贡献。
周胜回到四合院,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邻居们。老张高兴地说:“周胜,我就知道你行!这升职加薪可是实至名归啊。以后咱们四合院可就更有面子了。”
周胜笑着说:“老张,这都多亏了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要是没有你们在背后给我鼓劲,我也没办法安心工作。”
赵大妈笑着说:“周胜啊,你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以后有啥好事儿,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邻居。”
周胜连忙说道:“赵大妈,您这说的是哪儿的话。我周胜能有今天,离不开四合院的每一个人。以后啊,咱们有福同享!”
随着周胜在厂里职位的提升,他的工作更加忙碌,但他依旧会抽出时间参与四合院的事务。最近,他发现院子里的孩子们放学后没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做完作业后就在院子里乱跑打闹,既影响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周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又一次召集邻居们开会,说道:“各位邻居,咱们院子里的孩子们现在放学后没个好的学习地方,我想着,咱们能不能把院子里那间闲置的屋子收拾出来,给孩子们当学习室。里面摆上桌椅,再弄些书架,放些课外书,这样孩子们就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了。”
李大爷点头称赞:“周胜,你这个想法好啊。孩子们有了专门的学习室,学习也能更专心,家长们也能放心。”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一场为孩子们打造学习室的行动开始了。男人们负责打扫屋子、搬运桌椅,女人们则负责擦拭桌椅、整理书架。孩子们也主动帮忙,虽然力气小,但都干劲十足。
经过几天的努力,学习室终于布置好了。崭新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课外书籍。周胜还请厂里的同事帮忙制作了一块黑板,挂在学习室的墙上。
孩子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学习室,兴奋不已。周胜笑着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以后这儿就是你们的学习室啦,大家要好好学习,互相帮助,知道吗?”
孩子们齐声回答:“知道啦,周叔叔!”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后,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来到学习室做作业、看书。四合院里的家长们对周胜的这个举动赞不绝口,都说他为孩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然而,平静的生活又泛起了一丝涟漪。最近,四合院附近新开了一家工厂,机器运作的声音很大,严重影响了四合院里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到了晚上,机器声吵得大家无法入睡。
周胜得知后,决定代表四合院居民去和那家工厂沟通。他找到工厂负责人,诚恳地说:“厂长,您好。我们是附近四合院的居民,您工厂的机器声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晚上大家都休息不好。您看能不能想些办法,降低一下噪音?”
工厂负责人面露难色,“周先生,我们也知道这噪音可能会给周围居民带来不便,但我们工厂要正常生产,这些机器不能停啊。”
周胜想了想,说:“厂长,我理解您的难处。但咱们能不能在机器上安装一些隔音设备,或者调整一下生产时间,尽量避免在居民休息的时候使用噪音大的机器呢?”
工厂负责人沉思片刻后说:“周先生,您的建议有一定道理。这样吧,我们先在机器上安装隔音设备试试,如果效果不好,我们再考虑调整生产时间。”
周胜感激地说:“那就太感谢您了,厂长。您的理解和配合,一定会让我们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回到四合院,周胜把和工厂沟通的情况告诉了邻居们。赵大妈担心地说:“周胜,你说这工厂真会按说的做吗?别到时候只是敷衍咱们。”
周胜安慰道:“赵大妈,我看厂长态度还挺诚恳的。咱们先看看他们安装隔音设备后的效果,如果不行,咱们再想其他办法。”
几天后,工厂安装好了隔音设备,机器声明显减小了。邻居们都对周胜竖起了大拇指,孙大爷笑着说:“周胜啊,你办事,我们放心。要不是你去沟通,咱们还不知道要被这噪音折磨到什么时候呢。”
周胜笑着说:“孙大爷,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有问题就得一起解决。只要能让大家生活得舒心,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在噪音问题解决后,四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孩子们在学习室里认真学习,大人们在院子里悠闲地聊天,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氛围愈发温馨。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最近一段时间,四合院的水费突然大幅增加,这让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
一天,周胜在院子里和老张闲聊时提到了这件事,“老张,你说这水费怎么突然涨这么多?咱们平时用水也没浪费啊。”
老张皱着眉头,一脸疑惑,“我也觉得奇怪,按说咱们院子里的人用水都挺节省的,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周胜决定和老张一起挨家挨户地询问,看看是不是哪家有漏水的情况。他们从第一户开始,仔细检查每家的水龙头、水管等用水设施。
到了胖婶家,胖婶一脸焦急地说:“周胜、老张,你们可一定要找出原因啊,这水费多出来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周胜安慰道:“胖婶,您别急,我们肯定会查清楚的。您先回忆一下,最近家里用水有没有什么异常?”
胖婶想了想,“好像也没啥特别的呀,就是感觉这几天水龙头出水好像比以前急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