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段羽,请封王!【1】(感谢:JC.燮大佬) (第2/2页)
一开始段羽只是一个县尉,一个太守的时候还可以用杀戮来威胁。
毕竟治理一个县,甚至于一个郡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只有他麾下的人才便已经足够了。
但随着如今地盘越来越大,段羽对这一点也理解的越来越深。
打下的地盘,需要有人治理,有人来管理。
他一个人不是神,不可能总揽全局。
所以,在士族的立场上,段羽现在已经和这个时代妥协了。
除了一众关中士族之外,站在大殿下最前排的则是段羽的一众麾下。
几天前从凉州赶来的贾诩,程昱,荀攸,还有李儒。
虽然只有十几人。
但这就是未来长安朝廷的三公九卿。
当段羽走到所有人最前面之后,身后的众人则是自觉的站成了两排跟在段羽身后冲着坐在御座上以及珠帘后的太后何灵思拱手行礼。
行礼之后,段羽侧过身来看向了殿下的众人。
“诸位,想必今日招诸位前来议政所为何事诸位已经清楚了。”
段羽看着众人再次强调了一下讨贼檄文上的内容说道:“《春秋》大义,嫡长承祚,所以定社稷、安万民。
皇长子元嗣,乃帝胄之尊,陛下之血胤,承天命而生,秉正气而长,岂容宵小以鸠羽暗戕?”
“本侯承先帝之恩,自当扶大厦之将倾,除乱国之妖后,妖后以以庶凌嫡,坏祖宗之法;昔汉武诛钩弋以绝后患,光武废郭后以正纲常。
我段羽乃是汉之忠臣,自然不忍宗庙倾覆,所行之事也皆为光明磊落。”
“诸位中古名门,能与本侯一同,清宫闱,正纲纪是大汉之幸。”段羽的目光扫视众人。
杨彪,杨琦,宋则,法衍,韦端,第五巡,马儒等人都附和着点头。
“史侯乃先帝嫡长,承乾符而诞,膺金册而名。
洛阳内伪帝实为庶出,不过妖后手中玩弄权术之傀儡,所以本侯于高祖之都,扶持新帝登基。
今日所邀,就是为了商讨新帝登基之日,也是册立朝廷三公九卿划分之权之日,所以今日诸位尽管畅所欲言。”
段羽这一番话秉承大义,滴水不漏,实则是李儒还有贾诩等人经过多日商讨。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篇清宫闱,正纲纪的文章,是要等到新帝登基之后,讨伐洛阳再行昭告天下。
段羽的话音落下,处在众人当中第一排的杨彪便手举笏牌脱出队列。
杨彪冲着御座上的刘辩先行施礼,然后在对着段羽拱手施礼道:“冀侯,在下以为,天子登基之日自当越快越好,如此建立新朝秩序,则可以正纲常,宣告天下,今年秋收丰美,凉州钱粮广盛,当举义军讨伐不义。”
“附议。”
“附议。”
“附议。”
“附议。”
杨彪说完之后,殿内的所有人都表示赞同。
段羽听闻之后也是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侯以为七日之后,便是良辰吉日。”
说着段羽便转头看向了御座上的刘辩,然后手举笏牌。
坐在御座上的刘辩微微点头,头戴的帝王冕旒上的珠帘微微晃动。
“段卿所意,亦是本宫所意。”
刘辩的表态代表着登基的日子已经敲定。
而接下来便是封赏。
对于官职的封赏,三公九卿早在几天之前就已经敲定了。
段羽转头看向殿下的众人说道:“天子念及诸位辅佐新朝之功,特此封赏三公,九卿,以立新朝之正。”
“以杨彪为司徒,韦端为太尉,宋则为司空。”
“马儒为少府,法衍为大司农,杨琦为太常,第五巡为大鸿胪,贾诩为廷尉,程昱为卫尉,杨阜为少府,盖勋为光禄勋,李儒为尚书令,荀攸为侍御史.......”
段羽将早已经敲定的名单宣读了下去。
绝大多数的人封赏都已经落定,但谁心里都明白,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人的位置没有议定。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段羽。
坐在刘辩身后珠帘后的太后何灵思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随后开口说道:“段卿辅佐大厦于将倾,其最应当封赏的便是段卿。”
殿下的所有人都都跟着何灵思的话音点头。
“不敢。”段羽连忙推辞:“臣段羽以受国恩,如今当为万户侯,又怎敢贪多。”
“冀侯不必谦虚,冀侯的功绩满堂诸卿还有哀家都看在眼里,若不是当初冀侯在危难之际救下先帝血脉,又护佐哀家得落长安,今日天下或许已经大乱,冀侯之功,胜萧何,比韩信自当受封。”
“故而,哀家与陛下商议,为冀侯请封王!”
................
PS:昨天单位临时出了点事儿......各部门全部出动严格检查消防,陪着领导奔波了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家,本来是想着爆更的,但是临时耽误了,在这里给诸位大大抱拳致歉。
不过好在没有断更,今天还是三更保底,算是补偿一下昨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