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方文杰 (第1/2页)
方文杰:“大家与其在这里抢东西,不如亲自去一趟大德国了。这里是团江水道,游轮进入我们的万家镇工业基地可以直达,很方便的,大家一起去大德国真实的市场看看不就得了。”
郭亮也说:“是啊,你们可以大批量的购买货物,船上的游客也一样,可以自由的出入万家镇的各个市场,自己去和商家讨价还价……”
船长为难的说:“这次不行啊,我们游轮的行程是固定的,去哪里得和船东提前沟通。现在我们还没有电报机,还不能请示船东。”
“要说去你们的上游码头啊,这次就去不了了,抱歉。”
“你们的游轮不能去上游,但我们的战列舰就要启辰回京城了,我是说你们的游轮去不了,几位先生可以搭乘战列舰去。”
“再说了,几位先生这次去考察了大德国的经商环境,会带着商品回去南詹国的。到时候船长你和船东商量了改了航线,大家都想去大德国发财,乘船去大德国的商人和游客,肯定是游轮挤不下了……”
“到时候商人发财了,游客也满足了购物需求,这条通往大德国的水路就成为了热线,就是船的船东,也一样可以发财。”
方文杰口才不错,这些话说的几人豁然开朗,几位商人担心的是此行的安全,在郭亮两人做出了保证以后,皮先生和斯诺先生,还有一个葛先生答应随战列舰去一趟大德国。
最后,两人带来的钢骨折叠伞和假发,还有两种罐头,都给了吉利船长,船长上赶着给了十个金币。
其余商品被另外几个商人包圆了,又得了十个金币。
军方的付帅,也看中了手电筒和老花镜,因为这种新出的军用手电筒是双灯泡的,相比平常的手电筒亮了几倍,亮度都有些刺目了,适合晚上巡夜用。一个灯泡故障了,另一个照样能用。
他不喜欢别的商品,就喜欢这样的新式手电筒,花两个金币买下。
那个老花镜他也花两个金币抢到了,是准备献给还在朝中为官的父亲的。
据说他后来送给了父亲,父亲一戴上就欢天喜地,带着眼镜看书看公文简直是太清晰了,和年轻时候的眼睛有的一比。
有了眼镜眼睛好使了,心里也亮堂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后来,老花镜被北国太上皇看到了试戴,马上就惊呼了起来,戴上就不想摘下了。
他父亲不得已,就硬着头皮把老花镜送出了……当然,这是后话。
几个商人对几乎所有的商品感兴趣,知道这些东西贩卖到了南詹国,利润极大,三个商人,皮,斯诺,葛,三人就随着汽艇回去了战列舰,随后又去了西岸江防。
临行,郭亮和北国军方的付帅沟通过了,两方面如果有事需要洽谈,可以打着白旗去对岸。
打着白旗可不是什么投降,是为了不让对方怀疑打招呼用的,表明对方过来是来联络的,没有丝毫恶意。
西岸的大德国江防军人,也一样用这种方法过来联络。
这样的商量好了以后,也方便了江防的王峥嵘,如果天天提防对岸突袭,官兵天天处在紧张的状态中也不好。
既然对方有了要和平的共识,那就同意了吧。
其实,对岸的北国人比他们还需要和平,看看那个战列舰,是打***的六门炮啊。
战列舰侧过来一起开炮的话,比上次大德国人打上东岸的炮舰火力还厉害了几倍。一想到上次海军在大海里全军覆没,大德国人还上岸追杀他们,跑得慢了就被射杀,可是不寒而栗了。
大德国人主动示好,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免得他们的战列舰在码头一启动,对岸的上上下下就如临大敌。
他们回来了汇报,高俊也口头表彰郭亮,对两人的做法赞同。
高俊笑着调侃郭亮:“郭专家,你行啊你,你一不是海军将领,二不是大德国皇家官员,却和北国军方达成了两国两军之间的共识,就这么轻飘飘的的止战了。你这个大专家是老太太上鸡窝,真不捡一个蛋啊,哈哈哈哈……”
“是啊,高元帅,你回去应该给专家在女皇面前美言几句,得给郭专家请功!”王峥嵘也恭维郭亮。
第二天清晨战列舰逆流而上,三位商人住的是舰桥最近的上层军官舱室,因为战列舰是大德国军方的大杀器,不许他们随意下到下层舱室窥探。
他们入住了以后,舱室外面有轮流的岗哨,不许他们在船上随意走动的。
这战列舰是保卫国家的重器,他们几个南詹国商人,对军方这么对待他们也理解。
战列舰驶离码头后日夜匀速行驶,一直到了万家镇的基地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