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谈婚论嫁了 (第2/2页)
后来还当过三王爷府的下人,哺育过没有父亲的孩子。
后来被迫去了边关当奴隶好几年,天天出苦力干活,可谓是凄凄惨惨了。这样悲催的日子十几年,直到女儿马佳进入了皇宫,把自己从边关接了回来,才母女团聚过上了好日子。
不但是她一言难尽,还有初恋的情人邓平。
邓平婚姻被拆散,情人一入深宫杳无音讯,最终成了奴人,还不能轻易的出三王爷府。邓平寻访不到恋人,只能是离家出走,进入了东洲军服役,用苦练武艺麻醉自己的思恋之情。
他也抗争过,怎奈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父亲还怒斥他。
娘亲怒骂他钻牛角尖,不是你的人就不要肖想。他求肯没有人听,他又找不到马香,一股邪火导致了急怒攻心高烧不退,嗓子烧的说不成话,最后声带受损,成为了半语子。
直到女儿和马香来到了八达洞,他的命运才发生了转折,才有了和妻子和女儿团聚的好日子。
现在的他,初恋的美人在怀,地位也有了,嗓子也好了大半,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活吗!
看看女皇,不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吗,自己经历过坎坷和挫折,到头来又和知心的恋人团聚了,还捡回了女儿,女儿还是叱诧朝堂的女皇,连这个亲生父亲也沾了光了。
虽然父女不能相认,可大家心里是明明白白的,不能相认也没什么,女儿优秀,反而让邓平有了成就感。
袁康不知道里面的隐情,看着马佳,他似乎也对烧烤感兴趣,可吃了十几串就说饱了,他用眼神催促马佳。
马佳懂得,他是想找个私密的空间,想和马佳亲热了。
看两个年轻人眉来眼去的去了房间,马香就和邓平说起了她们的婚事,邓平也关心亲生女儿的马佳,看袁康这年轻人不错,也就着急上了她们的婚事。
马香也着急,看马佳都二十岁了,即使是不着急结婚,也应该定亲了,两人操心女儿,最后想出了一个主意,不结婚没有什么,现在就给我和袁康的婚事定下来,具体就是会一下亲家。
“会亲家,这也太仓促了。”
袁康也说:“马佳啊,别说你娘亲着急咱们的婚事,我父母也同样着急咱们的婚事。还有我,我也是着急咱们的婚事。你就不要拖了,你看看,人家刘元帅和袁佳兰,多甜蜜啊……”
“现在我都到了二十二岁了,你都十八九了,还不是结婚,只是第一步的会亲家,你怎么还推三阻四呢?”
马佳想想也对,男欢女爱人之大伦,袁康哥哥都二十多岁了,正常人一多半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不就是会亲家定关系吗?那就听你们的吧。
皇宫这里不用惊动大臣们,袁康家人一听儿子要和女皇定亲会亲家,马上就忙活了起来。
其实,会亲家就是他们一家人进皇宫,两家家长坐一起说说话,吃喝一顿。就算确定了关系了,马佳就是老袁家半个家人了。至于彩礼什么的,马佳就不用考虑了,也没必要。
皇家富有四海,就不在乎那俩小钱了,象征性的给几十个金币就行。
可是不然,在她娘亲马香这里,唯一的女儿出嫁必须红红火火的,你老袁家不给十车八车的彩礼就通过不了,马佳这里,也要比照前朝的公主,就得十里红妆。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由于皇家生活简朴,下面官员也是生活不腐化。如果马佳这里铺张浪费,下面官员有样学样,官员们会带坏一国风气的。
接下来,官员嫁女,也会和马佳比照,如果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就得贪污腐化。
“娘亲,你说的前朝公主,是莹莹公主吗?”
“对呀,就是她!”
“嗯,可以,我听说莹莹公主嫁去白巾国,确实是十里红妆,还带去了五万金币,还有十个美丽的陪嫁丫头。还有三百头牛,五百只羊。最重要的,还把海河郡当成陪嫁给了白巾国,我们也效仿吗……”
“不能啊,海河郡是皇家地盘,怎么能当成嫁妆呢,你要效仿的话,不如效仿是香坊郡的二公主得了。二公主嫁给驸马,陪嫁的牛羊成百上千,也是很阔气让人羡慕的。”
“这不就得了,老袁家在万家镇也算大户了,稀罕你的牛羊吗,以后,我和袁康哥哥成婚了,又不是什么外嫁,他也得陪我在皇宫里住,就不用什么十里红妆了。”
“可我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没有嫁妆,或者是嫁妆拿不出手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