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束发成童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吃饱喝足后,就当李默准备回到药房时,却被张大夫叫住。
“急什么?”
李默愣住,随即在张栋梁的带领下来到衣坊。
一名膀大腰圆的妇人主动走上前,对李默的身子测量了一番后,与张栋梁笑着交谈起来。
“张大夫,这位公子的身子骨可真俊,只要好好打扮一下,准保以后能够迷死镇上的姑娘!”
“嗯,就按照他的尺寸,来一套绸缎面料的衣衫,皮料的步靴吧。”
“好嘞!”
女红笑着离开,李默却变了脸色。
布匹面料,可分为锦、绫、绸、缎四个等级,之后是上不得台面的粗布、麻布。
其中的差距,在于丝麻品质和占比工艺。
华安镇只是偏僻小镇,能够穿得起绸缎面料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都是粗布、麻布衣服,甚至还会打着层层补丁,许多贫苦人家甚至一年到头都只有一身衣服。
而这一身绸缎衣服、皮靴所需的银两,根本不是李默能够承受的。
片刻后。
张大夫看着面前穿上了青蓝华贵绸缎衫,黑皮行云履的李默,朝气蓬勃地站在自己面前,苍老的脸颊上顿时流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好!好!”
“待公子弱冠之年后,再配以贵帽,那就更好了。”
妇人不断吹捧,张栋梁满意笑道:“多少银子?“
“一共十两。“
李默表情僵住,苦涩道:“不知可否便宜些……”
张栋却梁阻止了李默,平静地掏出了银子,随后将一旁呆滞的李默带走,两人一同回到了济民堂。
“束发之后,即为成童,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张栋梁示意李默坐在铜镜前,亲手解开李默的总角,悉心篦头后,取来一只竹簪,一边为李默仔细讲解束发技巧,一边为李默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束发。
这本该是由父母完成的礼仪,今日则由师傅代劳了。
“师傅。“
李默看着铜镜中犹如焕发新生的自己,当他再看向张栋梁时已经泪眼朦胧。
张栋梁笑道:“为师并非安北郡之人,只是七年前奉诏来此教化百姓、悬壶济世,如今此地在大乾国治下,百姓民风淳朴向善,为师也年事渐高,力不从心,本想再坚持两年,待这里后继有人再走,没想到你外愚内秀,提早出师,帮为师解除了后顾之忧,所以为师准备端午后便离开这里,从此安享晚年了。“
李默虽然舍不得老师离开,但也不能阻止老师安享晚年。
张栋梁叮嘱道:“你日后一定要谨遵圣谕,造福一方,切不可失了本心,知道了吗?“
“是,师傅!“
接下来张栋梁开始讲述他在安北郡之外的一些往事,许多都有关于那位乾元圣君的传说。
李默专注倾听。
他心中原本只是一个符号的乾元圣君,在张大夫的徐徐讲述下,似乎渐渐活了过来,让他对于这位活了至少两千余年的在世圣君充满了憧憬、崇敬。
……
花朝前夜,各地会举办夜市。
李默在华安镇的夜市中走着,他先是豪掷八百文钱,为赵思蔓买了一身粗麻布衣,随后又买了一些炒豆子、麦芽糖,最后停留在了一个卖簪子的摊位前。
李默看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簪子,顿时呆住了。
摊主是一位老妇,似乎看出了李默的窘迫,赶忙笑着询问。
“公子可是要买一支簪钗,送给心爱之人?“
李默闻言,顿时脸红,却还是点了点头。
这名老妇身旁,还跟着两个孩童,一男一女,似乎是她的孙子、孙女,调皮地玩耍。
见李默如此,老妇笑着介绍道:“那就对了,我这里都是女子的装饰之物,根据材质工艺不同,可分为笄、簪、钗、步摇等不同的款式……”
李默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所谓笄,可以理解为最简单的簪钗,往往是由一根好看树枝、一块骨头打磨而成,价格也最便宜。
而簪则是相对华丽的装饰物,一般由金玉制成,也有香木、象牙、犀角等材质,搭配宝石装饰。
钗则可以理解为两个簪子。
最华丽的步摇,则堪称奢靡,乃是簪上挂有流苏、翅饰,走路摇摆,一步一摇,荧光闪耀,故为步摇。
李默思索后,花费八文钱,为小蔓买了一根简单的木笄。
手持木笄,李默正要离去,却又想到自己从未见过母亲生在在发髻上戴过饰品,心中顿感思念,便停下脚步道:“要两根。“
老妇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却还是礼貌地又为李默递来了一根木笄。
李默见到老妇神情异样,这才反应过来,知道对方是误会了,赶忙结巴地解释了一番。
“这根是送给我母亲的。”
老妇顿时笑道:“原来如此,难得你的孝心。”
随即老妇又看向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脸慈祥道:“以后你们也要像这位叔叔一样有孝心,知道了吗?”
“知道了,奶奶。”
“嗯,等我长大以后,一定送奶奶一个最好看的步摇。”
听着对方竟然让两个小孩儿叫自己叔叔,李默稍稍有些不适应,想到很可能是因为自己这身新衣服,于是他支付了购买这根木笄所需的八文钱后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