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拉拢? (第1/2页)
神都京华是曾经西北庐州的首府青阳城改造而来,太祖起兵于西北,却从未有人想过这位没有背景的农家小子最终也定都于西北。
很多人当年并不看好这个地方,无数世家都劝其迁都,但太祖皇帝是一个强势的人,不仅在位期间从未有迁都之念,更定下祖宗之训,李氏后人哪怕到了天子守国门的地步,也不可迁都。
千年之前,没人看好这座都城,甚至很多人都不看好这新生的王朝,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农家小子创立的王朝居然能兴盛千年!
京城东门口,刚进京城的张瑞一家子便被这千年的繁华迷花了眼。
“哥,咱们以后就住这里吗?”四丫头张蒙紧紧抓着老娘的袖子,看着那堪比银河的人间灯火,眼睛里满是星星。
她决定了,自己一定要嫁在这里,住在这里,成为京都的人,死也不回乡下去。
乡下是哪里?这京都之外都是乡下!!
“儿呐,这京都真是个好地方呀!”老夫人也迷花了眼,她都没想到,当年嫁进山里,有一天自己这种山村农妇还能一睹王都繁华。
“啊,是个好地方。”张瑞也笑着点头,心中有些震撼。
前世他旅游过很多城市,大城市的灯火璀璨他住CBD也不知看了多少,但比起眼前用油灯、蜡烛形成一条人间银河的城市,其震撼程度远不是前世能比,这京都得是多少人口?
虽然风格和前世有很大差别,但有一样东西张瑞觉得应该不会变,那就是房价......
果不其然,不想住驿站的张瑞只是稍稍打听便把全家人吓得饭都吃不下去了。
“张大人来得不巧......”驿站的驿丞倒是个热心的,很有耐心的解释道:“京城平常的租金本就不便宜,这个时间段的可就更贵了,毕竟盛事每三年才一次,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哪个人家会错过这等好机会?”
“如果租远一点呢?”张瑞看着驿丞报给自己的那些房子,心都在颤抖,普通不带院子的民房,现在都是租三十两银子一月,简直就是在抢钱,自己七品县官,月俸也才二十两,在北方偏远地方任职,每月有朝廷另外补贴五两,总共也才二十五两银子,这银子在北方平日里能管一家子几十口吃喝还有剩余的。
结果到了这里连个民房都租不起,更别说那些带宅院的合院了,现在这里还只有小妹、爹娘和马夫等人,等自家娘子来了,加上丫鬟、奴仆、厨娘,起码二十几人,没个小合院哪里住得下?
真是要了老命呀。
“大人,我给您挑的位置已经算偏的了,这京城地形平坦方正,以皇宫为中心,东西南北则以四灵命名区域,西区为白虎多为军户,听起来不好听但那个位置因为军武之人多,阳气旺,还有诸多侯爵爷、公爵爷坐阵,少有邪祟作乱,那里但凡空一间宅院出来都有不少富商疯抢,普通人根本惦记不到,东为青龙区,是出了名的富人区,朝廷官员大多集中在那个区域,我朝四品以上的官员每五日一早朝,早朝都在乾清门外侯政,官员外男只能从青龙门进,从其它区域绕到青龙区再到青龙门距离过远,所以哪怕是清流官员,也都会在青龙区买房,平日里这两个区域都是租不出房子来的。”
“剩下的南北区域才是大部分外来人能选择的地方,而其中南区更受欢迎,因为京兆府与六部衙门在那个位置,很多京官大人在那里办公,来往的人也都更正经,这导致租金更贵,治安也更好一些,相反北区就差得多,往年若发生大的天灾,京城外来的难民大多都会先安置到北区,这也导致常年积累,那边鱼龙混杂的人最多,治安最差,大人刚来京城,没有提前派人安置宅院,而是带着全家老小来住驿站,下官便知道您家境过于清白,所以给您找的房子,都是北区靠近城防衙司的位置,那里毕竟有公家当值,治安相对较好,性价比极高。”
顿了下又道:“若是再差一些的,便只有北区靠外的位置,那里人员可就嘈杂了,四海商人,还有不少帮派的江湖人士,甚至有很多黑户,可不适合大人这样带家眷的......”
老太太听到这里顿时纠结,是又舍不得钱又不想全家去住对方口中黑户聚集之地,毕竟四丫头还未出嫁,在那个地方待一阵,怕是会影响名声。
“儿呐.....你当年进京赶考时住的哪里呀?”老爷子好奇问道。
张瑞一时间不知道该咋回答,自己做了弊,秀才怎么考上的都不知道,哪里记得当年考进士是住的哪里?
“张大人当年应该是在朝廷施恩的夫子庙里借宿的。”驿丞笑着道:“朝廷也体恤那些进京赶考的书生,知道不是所有进京的举子都租得起京城的房子,从太祖时期起就在城郊各地设了夫子,庙宇也都请了住持管理,只要能提供朝廷给的功名证书都可免费入住,一日三餐都有补贴,就是为了让举子们安心科考,今日与大人一道前来的那些举子,明日若租不到房的,下官都会引荐到那些夫子庙里去。”
try{ggauto();} catch(ex){}
“还有这种地方?”老夫人眼睛一亮,既是举子聚集之地还是免费的,那可是个好地方,不仅能暂时解决一家子昂贵的租金,还能趁机给自己女儿物色一个好夫婿。
“老夫人......”驿丞好笑道:“那里是专门给赶考的举子准备的,有朝廷专门的护卫维护,外人可进去不得。”
“额.......”
老妇人顿时可惜,但一旁的四丫头却暗自高兴,她现在可不想嫁外来的穷书生,她要嫁京城本地大户,她要当京城夫人。
“娘,夫人来时给了你多少银子?”张瑞回头问道。
老妇人撇嘴,叹气道:“你那媳妇倒是大方,或是心中有愧不敢小气,给了两千两白银,可这点钱哪里够买宅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