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可真好 (第2/2页)
一副正襟危坐的架势。
这是后学末辈对文艺工作者前辈的尊重和仰慕。
仔细聆听。
里面也不乏掺杂了点‘马处长’马屁精的精髓。
时而皱眉冥思。
时而做恍然大悟。
让任副主任总觉得很喜欢跟许大茂这个小伙子打交道。
越说越有种相逢恨晚的爽利。
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吃饭的点儿。
“走走,走,我带你去食堂转一遭,让你认认路。”
“任主任,晚上我请你喝一杯?”
“不了,你刚过来,酒呢,咱留在出发的时候再喝吧。我答应了我家娃,这要是失了信,还不知道他们娘俩怎么埋汰我呢。”
食堂在招待所斜对面两趟排房前面。
来回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很方便。
去的路上。
许大茂又旁敲侧击的问了问。
前门进出检查比较严苛,因为挨着生产区,门卫都是战士。
后面检查不怎么严,是自己大院的退休老同志当门卫。
方便家属们进出买菜等。
许大茂不是外地人,就是京城本地的。
如果不是剧本要的太急,其实也可以不选择征召过来集中修缮。
可以申请居家办公。
当然了。
居家办公不是许大茂所愿。
他更希望能够住在这边。
环境不错,没人打扰。
关键的是还有补贴拿。
红星新闻电影院那边,汪主任给申请了一天3块钱的带薪补助。
这边的待遇就更好了。
或许也是因为五部门联合筹办的缘故吧。
编剧这一项的修订和完善,奖金翻倍,补助也很可观。
每天算下来,有16块3的补贴可以拿。
一来二去,相当于每天收入近半个月工资。
简直不要太美好。
而且编剧灵感说来就来,稍纵即逝。
许大茂敏锐把握住了任副主任这个说辞。
看似无意的追问了几下。
得知基本不会被打扰。
催稿也都会尽量放在打饭的路上,或者以贴通知的方式,让大家去固定会议室进行集中商讨。
除非邀请共同商议,否则在创作期间,几乎不被干涉和打扰。
嗯。
房间很宽敞,很明亮。
许大茂也试了试床铺。
很牢固。
基本不会吱嘎吱嘎乱响。
尤其是夹角哪一张床。
夹角的位置在西南。
属于没有隔壁房间,最不怕噪音侵蚀的上佳位置。
这代表了什么?
许大茂第一时间想到了于莉。
这炮……呃,那个。
这房间可真不错。
给的很天然。
来的相当及时。
总是在杂草丛里,在船舱里算什么。
逼仄拘谨,一点都不方便。
也着实放不开手脚。
再加上后门安保松宽自由度高。
这不就是妥妥给许大茂送机会,送温暖嘛。
八一制片厂招待所。
对编剧的态度。
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