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未来作协副主席前来祝贺 (第2/2页)
“妈,帮我把碗洗了,我要跟巧巧说事儿。”
陈艺雪不想再听母亲喋喋不休,索性将她支开。
“还有我的碗。”
try{ggauto();} catch(ex){}
陈巧巧也把碗推到母亲眼前。
周至凤只好拿着碗走了,姐妹俩见状继续讨论找许跃新的事。
……
“跃新,你的那部《高山》火了。准确说,是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读者群体反响热烈,许多男青年读完后跑去参军,强烈要求上前线保家卫国,不少女青年喊出了非军人不嫁的口号。”
“文学界围绕这部书掀起了讨论,文化口一些领导的也很关注你的大作。”
“你对此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在文学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下午时分,五道口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陈健功手里握着几粒花生米,满面红光地向许跃新祝贺道。
陈健功是燕大中文系77届学生,早年间曾在京西煤矿下属的矿区工作,和许跃新一样是下井的工人。
考上大学后,陈健功曾回矿区故地重游,因此和许跃新结识。
初次见面时,许跃新和陈健功谈得颇为投机。再加上双方父亲是学术上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两人遂成为朋友。
陈健功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作品,和人民文学的编辑王潮垠等人是旧相识。前两天,他从王潮垠口中得知自己朋友即是《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于是找到许跃新向他当面贺喜。
许跃新也抓起一把花生米,往嘴里扔一颗,嚼碎咽了下去。
“既然能吃上这碗饭,肯定是想走得远一些,把创作当成长期的事业。”
面对朋友,许跃新也不隐瞒自己心里的打算,坦率说道,“对了,你说上头在关注这部作品,具体是怎么个关注法?”
陈健功在京城文艺界呆得时间长,认识的人多消息灵通,许跃新想从他嘴里知道当前的状况。
听到许跃新打算走职业创作之路,陈健功乐开了怀:朋友找到人生道路,成为自己的同行,文学界也将增添一颗新星。
“《高山》是在潮垠手里发出去的,他和我是老朋友。这两天文化部门的一些领导找到他,征询他对本书的看法。不出意外,上头会就此进行发声。”
“当然,上头的发声渠道、途径有很多,具体方式难以揣测。”
陈健功说到这,露出神秘微笑道,“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你本人肯定得参与进发声过程。不能叫领导唱独角戏。”
“至于发声的内容,终归是离不开创作风格这几个字。”
“因为《高山》的文风,确实和目前流行的伤痕文学大不相同,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谈到许跃新的作品风格时,陈健功的声音中带着激赏。他在今天拜访许跃新之前,早把这部小说阅读了十几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
作为专业人士,陈健功在经过反复咀嚼后,认定《高山下的花环》具备划时代的潜力。
如果文艺主管部门真如传言所说,为此进行重磅发声,那么就会成为激发这一潜力的契机。
陈健功为许跃新得到上级重视感到欣喜,也很想知道上级一旦就此发话后,《高山下的花环》能给文艺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上面开始关注自己的作品了。
许跃新对这一消息并不感到意外。无论在当前还是后世,每当文艺界涌现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时,主管部委、文联和作协等机构都会投入关注。
特别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节点上,一部出色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引领社会思潮,改变大众观念。
《班主任》、以及进入80年代后的电影《庐山恋》……
而现在,位于上级部门视线焦点的是《高山下的花环》。
许跃新并没有因为上级部门的关注感到不适应。相反,他清楚在任何一个时代,开创事业都离不开和官面上的人打交道。
“老陈,我对参与发声没意见。就是发声的形式,得征求我的想法。”
陈健功比许跃新大十岁,许跃新自打认识以来一直是这么称呼他,“你要是能接触到相关的领导,麻烦替我转达下意思。”
“能遇见的话,我一定替你说。你的想法是……”
陈健功征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