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说万邦来朝不过分吧(5.2k) (第2/2页)
“听说他们员工,还有免费的体检和保险,这是真正的好公司啊!”
老板娘点头附和:“是啊,听说星联还给外地来的员工报销路费,这手笔,啧啧,比我家老头子对我还舍得花钱。”
而在另一边的出租车里,司机老刘一边开车,一边滔滔不绝地跟乘客聊着。
“兄弟,你知道星联吧?他们昨天那个年会,我拉了好几车人过去,全是外地赶来的。
try{ggauto();} catch(ex){}
听他们说,公司给报销路费不算,还包吃包住。
这待遇,啧啧,比我这跑车赚得轻松。”
乘客笑了笑,随口问:“那你家孩子去星联了吗?”
老刘叹了口气:
“唉,我家那小子,当年非要学艺术,现在在画漫画,穷得快吃土了。
我都跟他说了,赶紧改行去学计算机,争取进星联当个程序员。
他说不行,艺术是信仰。”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信仰’能当饭吃吗?看看人家星联的员工,谁不是满脸笑容,腰杆倍儿直!”
车里瞬间安静了几秒钟,接着,司机老刘又补了一句:“要是我年轻十岁,我都想去星联试试。”
在深市的一个社区广场,一群大妈围在一起跳广场舞。
音乐声中,夹杂着她们的讨论声。
“你家闺女不是也在星联吗?她说年会怎么样啊?”一个大妈边跳边问。
“还用说?我闺女打电话回来,说年会跟拍大片似的,连伴手礼都是高定耳机。”另一个大妈骄傲地抬起头,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
“她还说了,今年年终奖,比去年翻了一倍,买房的钱都快凑齐了!”
“啧啧,这公司真好。”旁边的大妈们纷纷羡慕,“早知道我家孙子就不考公务员了,直接去星联不好吗?”
“公务员有什么用?工资比不上星联,福利也没法比。”另一位大妈翻了个白眼,显然对星联的待遇赞不绝口。
“以后找对象,就得看有没有在星联工作的。”
随着星联年会的热度不断升高,深市本地的企业圈也开始躁动了。
某家本地制造企业的老板正在开会,语气焦急:“星联的福利待遇,已经成了全城的话题了,我们公司再不做点调整,人都要跑光了。”
人事经理小心翼翼地回应:“老板,我们的工资和福利,确实和他们没法比。不过,星联那种规模,我们这种规模的企业,也学不来啊。”
“学不来也得学!”老板一拍桌子。
“员工福利是跟不上,但我们可以搞点别的,比如弹性工作制,或者多发点节日礼品。至少让人觉得我们还有点诚意!”
会议室里一阵安静,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复杂。
半晌后,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老板,那能不能也给我们的员工,报销年会的路费?”
老板沉默了几秒钟,低头算了算账,最后咬牙道:“行!今年春节晚会,全包!”
不论是市井巷尾,还是企业高层,星联的年会仿佛掀起了一场“深市效应”。
从灯光秀到福利待遇,再到员工的幸福感,星联的每一个话题,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热点。
对于深市人来说,星联不只是一个企业,更像是一张城市名片,代表着未来的可能性和奋斗的希望。
而这场年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星联总部的大会议室内,高管们已经就位。
投影屏幕上,正在循环播放着年会的视频剪辑,画面从深市的灯光秀,切到舞台上的炫目表演,再到员工们欢呼雀跃的瞬间。
“热度爆了。”曲云山率先发言,他双手抱臂,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我刚看了数据,年会相关话题的热搜,已经连霸三天了,国内外社交媒体全是我们。”
“这不意外。”乔鸣夏翻了翻手中的报告,语气平静却不乏骄傲,“年会内容本身够炸裂,媒体又是一波猛推,这波效果,怎么说都值。”
方东河推了推眼镜,嘴角却露出一丝玩笑的笑容:“值是值,但别忘了,我们这次年会预算,直接翻了三倍。”
“我怕杨总今晚会梦到我们‘吃钱’的画面。”
杨庆华闻言,也是面露苦色。
会议室里一阵笑声,有人打趣道:“吃钱也得吃出效果来啊。这波‘星联效应’,怕是史上最贵的一次年会营销了吧?”
李凡靠在椅背上,一直在听着大家的讨论。
他微微抬手,示意屏幕切到另一份数据——年会之后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
柱状图清晰地显示出,员工对公司文化和归属感的认可度直线上升,几乎突破了往年的最高值。
“你们看这个。”李凡的声音平静,但却带着一股让人不得不注意的力量。
“年会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外部的口碑,更重要的是内部的凝聚力。”
“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的团队不仅认可星联,更愿意为它付出。”
乔鸣夏点头:“这一点没错。最近几天,我收到不少员工的反馈,有些人甚至主动提议,愿意参加公司的国际项目调动。”
“还有一些人说,看了年会后,感觉工作再苦也值了。”
“但问题是,”曲云山插话,“这波热度能持续多久?我们怎么把它转化成实质性的影响力?”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李凡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沉稳而清晰:“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次的年会不是一场简单的庆典,而是一种传递。”
“这传递的核心,是星联的企业文化——我们不仅是一个公司,更是一个愿意去改变世界的团队。”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一旁的市场部负责人:“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
“第一,进一步加强员工福利体系,把年会展示的软实力落到实处。比如,扩大健康保障覆盖面,推出针对家庭的员工支持计划。”
“家庭支持计划?”市场部负责人一愣,“老板,是类似于给员工家属更多福利的那种吗?”
“对。”李凡点头,“很多员工都为了工作,牺牲了和家人的时间。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的家人也能从中获益。”
会议室里有人低声议论:“这想法确实不错,但成本会不会太高?”
李凡笑了笑,语气笃定:“短期看是成本,长期看,是价值。”
“第二,”他继续说道,“我们要把这波热度,转化成全球影响力。星联虽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国际知名度,但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借这次年会的势头,在海外市场加大宣传,尤其是加强和合作伙伴的联动。”
“比如?”乔鸣夏问。
“比如,我们可以再度开展全球招聘计划。”李凡的目光扫过众人。
“让世界各地的更多优秀人才看到,加入星联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一种参与改变的机会。”
“全球招聘,这个有点意思。”方东河露出一丝兴奋,“但实施起来,按照我们过往的经验来看,可能会有些挑战,尤其是对文化融合的要求。”
“没错,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李凡点头,“我们不只是招人,而是要找到那些认同星联文化、愿意一起奋斗的人。”
“第三,”李凡看向屏幕上的数据报告,“我们需要加强市场的拓展力度。”
“尤其是借着这波‘星联效应’,我们要让更多人意识到,星联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苏雅馨点点头:“市场拓展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做,但现在的确是个绝佳的窗口期。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大概率会突破得更快。”
会议室里的气氛,随着讨论逐渐变得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李凡的三大计划。
会议结束后,李凡独自走回办公室。
他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深市的夜景,脑海里回想着刚刚的讨论。
“星联效应。”他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不仅是一场文化营销,更是一份责任。”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通电话:“杨总,明天我们开一个特别财务会,讨论新增预算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要做得更大。”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笑声:“李总,你是想烧更多的钱了?”
李凡笑了笑:“不是烧,是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