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两难全(6) (第1/2页)
徐渭见胡宗宪沉默不语,有些发急了,皱着眉头说道。
“你这个人啊,心狠的时候是你,左右顾虑的还是你,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
“一定会有万全的办法的。”
胡宗宪低着头,闷声道。
“万全?什么叫万全?世事两难全,这个道理你不明白?”
“是你不明白。”
“对,我不明白。”
徐渭无奈地扁了扁嘴,从石头上站起来。
“可我明白你再不做决定就快死了!看看到时候除了我,谁给你收尸。”
说着,他赌气就要走。
“文长!”
胡宗宪急忙叫住他。
徐渭停下脚步,长叹了口气。
“严春和从你这里吃了闭门羹,严世蕃不会罢休的,保不准还会上折子参你,到时候,只怕皇上对你也要失望了。身为总督,封疆大吏,能把事情办成这个样子,你让皇上怎么放心。”
“我不能对不起阁老。”
胡宗宪低着头,有些失落。
“阁老阁老,全天下都恨到骨子里的人,怎么在你心里,就成了这么好的人呢!”
徐渭彻底失去耐心,嗓音也跟着大了起来。
“越中四谏戊午三子,他们怎么惨死的,你全都忘了?嘉靖二十九年,鞑靼如何兵临北京城下,你也给忘了?夏言如何惨死,难道你也忘了?这不都是他严嵩这二十年干的好事么!纵有小善,然恶事累牍,罪不容恕,亦弗值悯。他严嵩就算对你有恩,可他对天下人有恶!你这么帮他,难道不是在与天下人为敌么?”
徐渭说着,情绪渐渐地激动起来。
其实他也并非是生胡宗宪的气,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胡宗宪年轻的时候,其实也算不上得志,真正得志,掌握了数省的大权,恰恰是靠的严嵩的提拔,这点是不能否认的。
胡宗宪如今身在局中,不想辜负了严嵩的恩情,恰恰表明了他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如果这时候胡宗宪反而清醒地让自己全身而退,徐渭才要怀疑,这么多年来他是否是看错了人。
“你要实在为难,我还有个折中的办法,只是这件事要快做。”
神情沮丧的胡宗宪眼中突然有了一丝希望,急忙让徐渭说下去。
徐渭轻轻捻着胡须,眸色深邃,沉思片刻后,说道。
“织造局不是要把顾氏丝绸场并入在内么。”
胡宗宪听言,先是一怔,随后便想明白了。
“你是想说,让顾家捐军粮?”
徐渭点了点头。
“东南倭寇横行,专好劫掠富贵人家,为了寻个庇佑,顾家可比官府更急着并进织造局呢。现在就告诉他们,想要进织造局,可以,让他们捐军粮,再或者让他们给平安县借粮食,总之得让他们拿出点儿东西来,解解官府的急。你看如何?”
胡宗宪神情严肃,算是默认了徐渭的提议。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