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内迁 (第1/2页)
“关宁军以及家眷内迁分为两路,皇上的提议是海运为主,因为海运成本最低,考虑到渤海风浪小,风险比较低,所以是可以接受的。”
“关宁军有三万人,算上家眷,应该不超过二十万。”
承光殿。
半空中悬挂舆图。
兵部侍郎王家彦滔滔不绝。
周围是内阁大臣李建泰、蒋德璟,驸马都尉巩永固,京营总督吴襄,御史兼大明交通院院长卫祯固,以及刑部侍郎金之俊,户科给事中孙承泽,吏科给事中吴麟徵。
然后是太子朱慈烺,定王和永王。
最后是皇帝。
形成了一个小朝廷。
部侍郎金之俊,户科给事中孙承泽,吏科给事中吴麟徵这些人都是支持关宁军内迁的官员,特别是吏科给事中吴麟徵,态度极其坚决。
吴麟徵此人身份可不低。
属于六科的科长。
品级虽小,权力可大。
算得上是朝廷关宁军内迁派的领头羊,所以才要拉上他,在场都是支持关宁军内迁的重要官员,所以关于关宁军内迁的商议上,大家都出谋划策,没有人反对踢皮球。
几十万人的内迁,其中的问题想想都让人头疼。
所以内迁派又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应该按照五十万来算。”
吴襄反对。
“哪里来的五十万?”
“难道要放弃百姓吗。”
吴麟徵支持吴襄,所以出声。
“关外的九座城池,从局势来看势必要放弃。”
“皇上形容的好,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诸位没去辽西看过,所以不知道辽西的贫瘠,那些百姓宁愿在辽西吃苦,也不愿意投靠胡虏,皆因为他们与胡虏有血海深仇。”
吴麟徵转头看向皇帝。
“皇上,这些百姓如果舍弃,那是把他们推向敌人,成为敌人刺向我大明的利剑,如果能收拢他们,则能成为我大明的利剑。”
“皇上虽然练了两万新兵,一则时日尚短,二则强军不是练出来的,行军多半的人连战场也没有见过。”
“可那二十几万辽西百姓不同。”
“他们见多了血,吃足了苦,恨不得与胡虏一命换一命,如果皇上能给他们一样的新军待遇,臣保证,皇上立马可得数万精兵。”
朱由检非常满意。
不只是吴麟徵的理由。
其实朱由检从来就没打算放弃辽民。
辽东百姓不能再死了。
从几百万被屠戮到几十万,实在是太可悲了,同为一族,朱由检无法忽视,而且吴麟徵举的道理,朱由检也是这么想的。
大明当下,真正能与大清八旗军较量的,除了李自成的老军外,也就只有辽东军队了。
以前的精军已经灭亡了。
只是呢。
朱由检知道吴麟徵是个殉国的文臣,此人的许多建议,包括历史中的主张,以及据理力争的勇气等等,都挺符合自己的胃口。
可是关宁军的势力太庞大了。
所以朱由检很担心此人的态度。
现在此人提出皇帝收拢辽民,等于削弱了关宁军的潜力,那么可想而知,此人支持关宁军内迁,并不是因为和关宁军的关系。
那么就可以重用。
不过还需要观察,朱由检也不会轻易相信人。
“朕同意。”
“只是真有五十万人吗?”
朱由检看向吴襄。
吴襄犹豫片刻,然后改口了:“四十万决计是有的。”
现在皇帝发下去的钱粮都是有数的,不通过朝廷,吴襄原本是报多了十万,现在皇帝明显不信,吴襄不得已说了实话。
try{ggauto();} catch(ex){}
这也是吴襄的性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