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京兆杜氏 (第1/2页)
大雁飞过神禾塬,错过王曲当江南。
罗三挑着一石五斗的小米,步伐轻快的走在滈河北岸的白杨林间路上,有了这些粮食,明天就不用愁没米下锅了,可转眼又觉得粮价太高了。
“记得开皇时,一匹绢也就值二百钱,却能买一石米。如今一匹绢值三百六十钱了,却只能换一斗米,这世道啥时能让人过上安稳日子。”
李易扛着一匹未经漂煮过的生绢,走的倒是很轻松,这一匹生绢长四十尺,却仅重十二两而已。
这绢跟凌罗绸缎一样都是蚕丝织出来的,只不过绢是其中最简单的织物,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织就,也没有花纹,平实纤薄,既能做衣服,也能绘画,还可以充当货币,
隋唐就是钱帛兼用。
一个年轻妇女,植二十亩桑树养蚕,辛苦一年可织十匹绢左右。
“如今改朝换代了,日子很快会好起来的。”李逸告诉罗三,那可是大唐啊,他亲眼看到了大唐的诞生。
罗三却叹了声气,“如今这天下遍地割据,到处是皇帝、大王,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太平。”
这倒是事实,宇文化及今年三月弑杀杨广,然后拥立了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但李渊去年就攻入长安,立了代王杨侑为皇帝,自称大丞相,去年河北的窦建德也自称长乐王,定都乐寿。
杨广被弑后,洛阳的王世充拥立了代王杨侗为帝,李渊更是直接让杨侑禅让于他,
而江陵的萧铣也是自称天子,设立百官。江南吴郡的沈法兴,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起兵连夺余杭等十余郡,自称江南大总管,自设百官。
其它的还有诸如江淮杜伏威、河南李密、马邑刘武周、榆林郭子和、五原张长逊、朔方梁师都、陇右薛举、河西李轨、歙宣汪华、岭南冯盎等等诸多枭雄,各个割据一方。
据说这一年,天下有十四个自立年号的政权。
在罗三这样的百姓眼中,还真不知道这天下最终谁主沉浮。
“要不了几年,大唐就能一统天下的,”李逸再次道。
“这江山谁来当皇帝,咱百姓也管不着,只希望这粮价不要再涨了,斗米匹绢,这是要吃人了哩,你知道现在许多逃进关来的饥民,一斗小米就能换个大闺女,”
说到这,罗三问李逸,“你那个秘银锅典给郭二郎,太亏了,而且到了他手里,只怕将来想赎回来也难了。”
“没事,先填饱肚子再说。”
郭庄,
郭二郎和妻子杜氏正拿着那口雪平锅仔细打量着,
“这秘银锅真漂亮,想不到如此轻簿。”
“你看这锻打的锤纹,雪花一般,每一片纹路都非常均匀且细腻,这做工绝了,这绝对是长安东市金银铺里最好的匠人的水准。”
杜氏摸着锅沿,感叹道,“这个锅沿也是相当了得,光滑细腻,一点都不会伤手,”
郭二郎看了半天后,越看越喜欢,“这绝对是个宝贝,我们去杜曲你娘家,请你阿耶帮忙瞧瞧。”
“要真是如那无逸所说,这是口如此珍稀的秘银锅,那一年后他可是要赎回的。”杜氏十分不舍。
“既然到了咱们嘴里,岂有再吐出去的,我自有办法的。”
夫妻俩当即就叫仆人牵来两头骡子,顶着烈日就往十五里外的杜曲而去。
杜曲与郭庄隔着个神禾塬,并不算远,两人心急火了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潏水东岸的杜曲村。
这是京兆杜氏家族聚居之地,人丁兴盛。
丰乡侯府,
负责打理家族田庄产业的杜三郎有些意外的看着突然到来的女婿女儿。
“丈人可曾听说过秘银?”郭二郎问。
“秘银?”
“就是道家炼制之物,形似银,但更坚,又极轻,故又名轻金。”
“我对道家炼丹之事没甚了解。”杜三直言。
杜氏连忙道,“赶紧把东西拿出来给阿耶过目。”
当那口小锅拿出来时,杜三也以为是银器,可一入手就感觉不对了。
许久后,
杜三抚着小锅,“此物不凡,仅是这做工就肯定是出自大匠师之手,我虽没听过道家秘银,但我敢说,此物确实价比黄金。”
郭二激动的面色胀红,把这锅的来源说了。
“只花万余钱收来的?”
“是典当一年,不是卖,说好一年倍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