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0章 佳人最爱石榴红

第50章 佳人最爱石榴红 (第1/2页)

李逸陪着董秀才参观自己的无极小院,因为都铺的黄草屋顶,他给自己的院子正式起名无极草堂。

“朝廷律令,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老董看了一圈,满意的点头,“不错,虽然你这院子样式新颖一些,但没逾越违制。”

李逸的无极草堂,现在相当于是一个比较标准的两进四合院,跟唐人的廊院其实有很大不同。

就比如说中堂。

唐人内院的正当中,会建一座中堂,这就好比皇宫里的太极殿,是最核心的,四面建厢房,回廊相接。

这座堂屋,根据主人身份等级,建相应大小。

高级贵族官员,堂屋甚至能建成轴心舍,也就是南北两座堂屋,以走廊相连,形成工字堂。

李逸辞了官,仍是庶人身份,他的正堂,只能是三间四架。

三间,就是三开间,直白点就是面阔四根柱子。四架,就是檩梁,这堂屋只能有四根檀梁。

李逸这房子有前廊没后廊,因此正梁加后面一根檀,前面一根檀,还有一根廊檀,标准的四架。

这倒不是李逸早就懂这些,

而是盖房子的匠人懂这些,在他提醒下,当初改建时,就是按三间四架的标准改的,

并没有完全复原之前的无极观正殿。

现在盖的正房耳房,其实就是当初正殿留下的部份。

李逸现在正房两边各建了一间耳房,因为盖的较低,所以就规避了三间四架的要求,耳房可以不算在堂舍里,只是附属房。

同样的,东西厢也只是三间四架,现在修的厢耳房,也不算违规。

南倒座房五间,但开了个门,隔开了,也规避了这问题。

李逸的四合院,没有在庭院中建中堂,而是正房放在北边。

但这次二次修建,也是把原来的三合院,南边加倒座,中间又加了一道墙,增加了中门,庭中加了个八角凉亭,形成了一个二进四合院。

又在侧面,增加了一个外侧院,这里是马厩牛棚猪栏鸡舍这些。

至于重建的西院,布局跟东院差不多,也是前后院外加侧院,那里以后内院就是小学堂,外院南房就是小学堂。

李逸的四合院也有游廊,跟传统的廓院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你的西院,其实应当修成园子,挖一口池塘,种上莲藕养上鱼,然后边上垒个假山,种些花草种些菜,”董秀才觉得李逸搞两个一样的院子,有点浪费了。

文人就喜欢山水竹兰,

大家贵族们的宅院,也喜欢在旁边建个跨院做花园。

李逸对现在的无极草堂很满意了,连屋顶还都是草呢,哪能要求那么多。

“县里给你在坡下划了六亩地做学堂用,你是什么打算?”

“暂时先在西院教学吧,我打算再请个先生,然后再招四十个学生,凑成一百人,开两个班。”

县里虽给他划了六亩地,但李逸没打算现在又去建个学校,哪怕学会里有不少钱粮,但不急。

一步步来。

“让六郎来你这做助教,”董秀才推荐自己的孙子来教书。

“好。”李逸对这个来代课过几天的董六郎印象不错,挺有学问,起码人家对九经钻研很深,已经能通三经,大中小经各通一部。

董先生给李逸提了个醒,“你虽辞官归乡,但身份毕竟有所不同了,你那个作坊能赚钱就继续经营,但你以后把作坊的事交给信的过的人管理,不要自己亲自经营。”

“朝廷律令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

商人地位低下,这是一直以来的事实,工商子弟还不能做官。

当然,这里面的工商,是匠籍商籍的人,李逸是良人,起码也是个自耕农。他的作坊,属于自家的副业,只要不亲自经营,就不算操持贱业。

专门从事商业的,比如掌柜的、伙计这些才算操持。

但董秀才还是提醒李逸,少过多参与作坊的经营,交给专门的管事去打理,李逸幕后掌握就行,

世家门阀、豪强大户,都是派人打理,或是让家中庶出子弟,或是亲戚出面管理,有专门的管事、掌柜经营,核心的嫡系子弟是不会去沾碰这些的。

国家法令中明确规定,官及以上亲属同居,自营工商业,家族承继其事业,不得为官,其关键就是自营工商业。

“以后有空多读书,尤其是九经,我还是建议你以后参加科举。”

李逸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学生时代虽说也读了不少书,但经史子集这些只选读过一些,后来就算搞副业写小说,但网络文学也对传统的这些研究不多。

现在科举最主流的明经科,虽说不考八股,但考九经,哪怕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掌握的经,来报考哪几经,但不论贴经、墨义还是时务策,那都是需要对相应经书熟透读懂才行的。

进士科就更难了,还得写诗赋。

这可不能自由发挥,得按指定的题目,还要求韵。

以他现在的条件,顶多去参加明字科,考考书法,也许能行,毕竟他这瘦筋体现在也有点名气。

不过李逸没打算去考啥科举,

try{ggauto();} catch(ex){}

费那劲做什么,现在这日子不挺好么,

两个院子三十多间屋,五十亩田地,一牛一马四头骡还有一头驴,有五个奴婢,有个自办的学校,校田还有七十亩,又有一个日赚过万钱作坊。

多少乡人羡慕的流口水的日子啊。

他上个梁,十里八乡的乡吏豪强全来道贺。

“无逸,恭喜啊,上梁大吉。”

杜三郎笑着走来,

“同喜同喜。”

杜三郎拉着李逸,“老夫人给你准备了一份大礼,”

李逸看到那份大礼时也是很惊讶,金碗银盘银杯,各个都极为精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