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瞒天过海 (第1/2页)
外蒙5月,天气仍旧寒冷,但顽强的青草早已迫不及待的钻出土地,去迎接新的朝阳。
东方省的牧民们早早出门,驱赶牛羊去往草地肥沃的地方。
他们希望自己饲养的牛羊吃的肥壮,这样就能够卖个好价钱。
他们早就打听好了,只需要给外蒙独立军上交15%的商税,就能够长期在东方省居住下来。
即使卖不出去也不用担心,牧民们同样能够按照市场价格卖给独立军。
钱都是现结的,税也都是当场交的。
东方省推行按劳分配,干的越多,得的越多,杜绝了其他城市推行的集体制。
所以,生活在东方省的人民们充满了干劲,工作热情极其高昂。
东方城中设有贸易市场,只需要交付一小笔摊位费,便能够租用一天。
在这个市场里,能够发现汉人、蒙古人、哈萨克族人、苏联人,甚至仅有140人的塔塔尔族,也能够在这里见到。
“麻烦让一让!”
一支由士兵排组建成的市场巡逻队走进市场,领队手里拿着一张大红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汉字。
他们将红纸用浆糊贴在了告示栏,随后便率队离开。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立即凑了上来。
“这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啊?”
这是不识汉字的百姓,张嘴问道。
“正好我认识汉字,我来给你们念念!”
一个苏联模样的军官说道,
他看着红纸上的汉字,开口翻译道,
“东方省1号令:
即将在东方城内建成4所汉苏双语学校,免费招收6岁以上,15岁以下孩童。
学校每日免费提供午餐,成功入学的家庭将减少5%税收。”
他反复确认,最终确认无误。
“长官,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一旁穿着蒙古袍的牧民欣喜的握住那苏联军官的手,情绪激动的问道。
“当然,上面就是这么写的。”
苏联驻扎东方省的莫洛托夫肯定道。
“感谢活佛保佑!我的家中正好有好些孩子,倒是都能符合入学的标准,可真是太好了!”
那牧民虔诚的跪倒在地上,向着省府方向表达自己崇高的谢意。
“可他教的是汉语和俄语,可不会教你们嘴里说的蒙语。”
莫洛托夫忍不住提醒。
“那有什么问题?”
那牧民并不在意,
“之前的我说着蒙语,也并没有人可以让我和家庭远离灾难。
现在不过是让孩子多学两门语言而已,能够活下来就已经很好了。”
那牧民说完,便不搭理莫洛托夫,转身朝着自己家中走去。
他需要赶紧领着孩子去报名,可别让汉人的孩子抢去了名额,他们可是有先天的优势。
“一个民族真正的消亡,便是从忘记自己的语言开始!”
莫洛托夫望着离去的牧民,心中对承平安充满了胆寒。
他看出了这张告示中承平安包藏其中的野心。
其实,莫洛托夫误会了他。
他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不过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所说的话,所有人都能够听懂而已。
“莫洛托夫先生,我们承长官正在找您。”
张璋远远看见了他,赶忙找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