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 常胜军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乔治斯天生热爱冒险,崇尚荣誉。自幼深受其父为帝国英勇献身的精神熏陶,当他得知安德罗尼卡正在招募一支抵御奥斯曼人的精英部队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凭借其卓越的才智和敏锐的头脑,乔治斯迅速成为新组建的常胜军的首席百夫长,统领着一百名士兵。
像乔治斯这样奋发图强的东罗马精英并不罕见——在面对帝国衰落的困境时,有人选择逃避,但也有人选择挺身而出,奋力寻找拯救祖国和家乡的道路。
至于常胜军的士兵们,则许多来自近期从奥斯曼境内逃入塞萨洛尼基避难的难民们。
对于许多在奥斯曼境内被迫害的难民来说,他们缺乏乘船逃离的资金,塞萨洛尼基的罗马人是唯一阻止他们被奥斯曼人屠杀的人。当罗马人为他们提供住所和食物,并承诺给他们自己的土地以换取兵役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接受了。
这些人大多来自附近地区,正教的希腊人占了多数,这些人本就曾是东罗马的臣民、曾经的罗马人,对帝国的传统和统治体系毫不陌生,因此毫不费力地融入了统治结构里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甚至突厥人也逃离这里,这些少数人群很多都是真的贝拉丁的信徒。虽然说很多罗马人对这些在他们眼中的‘邪教徒’的厌恶更甚‘异端’,但是安德罗尼卡却看重了这些人很多都是奥斯曼内战幸存的老兵,军事经验丰富,能够快速提升‘常胜军’的战斗力。
而由于他们的信仰与奥斯曼统治不共戴天,在短中期而言忠诚度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更何况,在仔细了解了贝拉丁的教义后,安德罗尼卡惊奇的发现其与后世的社会主义存在极多的相似处,而那些被吸引的教徒们、除了对贝拉丁本人的崇拜外,更多还是被其道德与财产公有制所吸引。与其说贝拉丁的起义是一场宗教运动,不如说是中世纪晚期披上了一层宗教皮的阶级运动。
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具备强烈信仰、战意浓烈、又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作为中底层军官的加入,使得新军的训练进展飞速、战斗力快速提升,他们的表现甚至让最乐观的预测都感到惊讶。
与缺乏专业精神、只用于当地防御的塞萨洛尼基本地民兵不同,与拥有自己的传统、指挥和作战风格的雇佣军不同,这支新军队为安德罗尼卡和莱昂塔雷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尝试他们的新战术。
常胜军由一千人组成,其核心为四个长枪连、三个远程连、两个剑盾连和两个轻骑兵连组成。一个骑兵连约四十名骑兵,装备着轻甲、弓箭和长矛;每个步兵连有作战官兵一百人,装备有长达4米的长矛,一把腰刀作为近战武器,穿着布面甲。
至于为何不给他们配备一些在十四世纪末就已经出现在欧洲战场上的大炮、手持小火炮等火药武器,纯粹是因为安德罗尼卡的财力有限。为了启动许多的项目,训练及维持一支一千人的军队已耗尽了他的现金流。他只能用手头上有限的资源,去完成目标。
莱昂塔里斯除了采用当代成熟的军事规范操练他们以外,在安德罗尼卡的建议下,同时也开始按照历史上幸存下来的古典时代的军事条约来训练他们的长矛墙战术,并使用古罗马军事纪律来严格训练他们,以在队伍中灌输纪律。
不少老派的罗马军官最初持怀疑态度,但是在一场常胜军与塞萨洛尼基驻军的队列演习中,在指挥官乔治斯的领导下,常胜军以完整的队列压倒性获胜,堵住了所有质疑人的嘴巴。
当冬雪消融,绿意盎然之际,安德罗尼卡和他的常胜军蓄势待发。
1417年2月22日,君士坦丁堡的一名特使抵达塞萨洛尼基,带来了共治皇帝约翰的一封加急信。在信中约翰将伯罗奔尼撒战役最终确定的行动时间告知了安德罗尼卡——三月的第一天,约翰将率他的军队驶离君士坦丁堡,希望能够在三月的第五天在摩里亚会合。
在收到信件后,安德罗尼卡立即与本次与他一同出征的莱昂塔雷斯将军制定了开拔和行军的计划,他们将带着新组建的常胜军一千人坐船离开塞萨洛尼基,航行一天半后,于靠近新收复的新帕特雷城堡周边海滩登陆。
从那里他们将行军三公里抵达科林斯湾,届时将由摩里亚行省的海军把他们渡过科林斯湾,进而进入摩里亚行省。
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在奥斯曼国分心的时候抓住时机,罗马夺回失陷已久的亚该亚公国的战役即将开始。
如果这一战役失败,那将是对帝国的毁灭性打击,将粉碎其从衰落的灰烬中崛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