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江词作 (第2/2页)
崔顾听了立马严肃起来道:“在下岂敢,老妇原本就是看戏的妇孺,并非骂人之言!”
沈思姌笑道:“崔公子无需紧张,用‘老妇’这词原本没错,它和‘年少’作对比,有新些意!‘大江向东流’这首词作气势磅礴,崔公子这首词作太过婉约,不太适合于这种场合。”
崔顾也听出来了,表面上是赞扬崔顾的作品,实际上是赞扬‘大江向东流’这首词作。
沈思姌心想这首众人都着迷一样的词作一定出自潘文良之手。因此也是非常高兴的,毕竟出自自己偶像之手。
果然崔顾笑道:“在下孤陋寡闻,倒也不知出自谁人之手,莫不是潘文良?他为我们依兰龙舟作词来着?”
应候亭道:“在下听说这首《大江》词作是个新人所作,只怕与崔公子的词作独领风骚!”
潘文良作为这依兰名儒,是不需要亲自作号子词的,这些号子词基本上是潘文良和县里领导向读书人征集的,也就排除潘文良所作了。
沈思姌听了愣了一会又笑道:“应公子用词不当、两首词作怎么能说成独领风骚呢?”
应候亭笑道:“二小姐原本说得也是,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说谁好谁坏一时间还不好分辨。像我们男子汉喜欢豪放一些,但你们女子便是喜欢婉约一些,因为这种词作你们一手抱着琵琶可以低吟浅唱。”
沈思姌脸色一沉道:“你这又是骂谁呢?难不成我们成了青楼的人了?”说罢把脸望向一边去不搭理这几个男子。
催顾摇着扇子笑道:“应花子,这下确实该打嘴了,一手抱琵琶低吟浅唱是兰江清苑的女子,你竟然敢挪用到这里。”说罢用扇子在应候亭脸上拍打三下对沈思姌道:“二小姐,小生这下替你报了仇。你可赏我们一个笑脸。”沈思姌低头看了一下催顾,目光又追随江面上船只去了。看得高兴处二小姐和三小姐都拍手叫欢。
催顾道:“两位小姐的欢乐感染在下,在下也想与你分享一下。”
沈思妤指着江面上的船只笑道:“你看虎队划的飞快,虎队词作气势磅礴让振奋,真的太好听了!”
崔顾笑道:“小姐喜欢气势磅礴之词作,依在下看来,气势非凡之诗词,当首推东坡居士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下非常仰慕东坡居士,不妨在此背诵给小姐听听。”说罢高声背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沈思姌、沈思妤姐妹却全神贯注看兰江龙舟比赛,因为从来没有看见哥哥如此神勇的表现,一会儿为他哥哥鼓掌,一会儿又叹息。两看了一会子便起身要走。
崔顾道:“在下有个故事,小姐一定想听的。”
沈思妤和沈思姌却不为所动,挤着走要离开之意,催顾拦住道:“不想听听在下的故事再走?”
沈思姌笑道:“既如此,听听再走也罢!”
崔顾一挥扇子说道:“从前有一只胡狼在山中修炼了千年,它要娶虎山上一支狐精,狐精道:‘你要娶我可以,但总得要嫁妆吧?听说沈家小姐使用的绞胎枕世之罕有,若得此物本小姐便与你成亲。’”
胡狼搔头道:“果真如此,不许反悔?”
沈思姌笑道:“崔公子只怕又要编派他人了!”
沈思妤道:“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继续说罢!”
崔顾清了清喉咙继续说道:“本小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来反悔之说?”
胡狼边走边思考如何去偷沈家绞胎枕来,忽然山下一个小妖来报:“大王,我们捉来一个人,他说是烛花巷来的。”
“把他带上来!”
不一会儿小妖带来一个人,胡狼见了大笑:“好!就是你了,你就是石头亭子宋家的吧?你若是要活命就将沈家收藏的绞胎枕藏在哪里告诉我!”
崔顾说到这里,沈思妤早已有怒意,几欲拂袖而去,谁不知道他在讥笑宋湉,她指着崔顾啐了他好几口,道:“别在装神弄鬼的,你做的好事打量我不知道?我不好说你而已!”
见沈思妤不悦,催顾只好住嘴,好一会道:“你还惦记着他,三小姐你不知道,他活脱脱地成了一名农民,在他房前种田养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