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说服土著世家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就等你开口了,李弥心想。于是顺着老太爷的话道,“王老太爷最近身子骨可还硬朗啊?晚辈先纠正一个您的小小的错误,这些小勃律人不是战俘,而是移民,是大帅高瞻远瞩设计的移民计划,二者万万不可混为一谈!”
“相对于战俘,这批来人都是小勃律的良善人家,是来咱们安西共同建设新生活的,说起来大家也很苦恼我们偌大的安西总是人口不够用的吧?晚辈实在不知各位为何如此反对!”
众人沉默,鬼才相信这小子说的话呢,我就不信你不清楚大家为什么反对,如此拔高这些外人的地位无疑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也不知道大帅吃了这小子什么迷魂药搞了这么一套莫名其妙的东西出来。
“我大概也能猜到各位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新的外人来了龟兹抢了大家的饭碗,要分润出一部分原有握在手里的好处。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咱们安西历来都受限于人口的紧缺,好多事情都没法展开。”
“就比如,龟兹周边,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采,一些矿山作坊因为人手的问题不能扩大生产,牛羊的放牧也需要人手,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些人来安西不是来讨饭的,人家是来创造财富的!”
所有人都沉默的思考,好像是这个道理,真不是说大帅要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任务来养活这些人,三万人就是三万劳动力啊,要是搞到自家产业做工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笔财富!
见众人略微有些动心,李弥加料道,“相对于短暂的投入和帮扶,后期移民们创造的财富才是大头,王老太爷应该最是清楚不过,咱们自前年开展的棉花种植,眼见着利润无限,为何现在还是挣不到多少银子?”
王家是李弥合作种植,纺织,生产棉花的合伙人,毕竟最开始的老织户都是王家商队帮他找来的,而李弥一个人是玩不转这种产业链的,只能放出去和这些人多地多钱多的老世家合作。
再加上王客松的关系在那,王家自然是第一选择。
老太爷很是清楚这一块,因为是孙子千叮咛万嘱咐他帮衬的产业,而且通过三年的运作,棉花产业已经趋于成熟,所纺织的布料,做的棉衣实在是上等保暖衣物。
不过就是因为种植的农人太少,纺织的女工更少,连续三年了,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只能勉强保证安西军的采购,完全不能推向民用市场。
安西军是整个安西的根本,也是拳头最大的黑社会,它的采购价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王家也没有头铁到敢和安西军讨价还价的地步,所以一直成本价甩卖,那巨大的利润损失让王老太爷都心疼不已!
现在不同了,小勃律移民的到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安西周边绝对不缺可以种植的地方,别说现在大唐七八世纪西域还处于湿润期,有的是绿洲,雨水,适合种植的土地,就算后世西域那么干旱,还是全国最大的棉花产地呢,何况现在。
有了人手,就可以扩大种植面积,再加上小勃律移民中一半的女人,正好可以去纺织作坊做女工,想到这里,老太爷眼中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