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进退两难 (第1/2页)
53年时,国家为了稳定农业生产,曾发布了一个《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盲流儿’这个词就是从这来的。
后来单靠劝止不太管用,又改成了制止,农民进入城市,必须经过允许。
这个允许,指的就是‘介绍信’。
一个农民要去外地,你得有合理的诉求。
是替村里买种子化肥,还是去帮大队修补农具,又或者是进城探望亲戚?
去村委会开介绍信,把以上问题和目的地都写清楚,再拿到乡里盖章,介绍信才算生效。
过程管理都很严格,可正是因为如此,介绍信才会管用。
在这个身份证还没诞生的年代,介绍信就等同于身份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陈子安之所以要看她的介绍信,是因为辽城的情况有些特殊。
介绍信上不光要有乡里盖的章,还得再加上县里的章才算有效。
没办法,人太多了。
大量的返城知青,再加上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导致辽城的就业和住房问题愈发严峻。
不卡的严一点,整个城市分分钟被挤爆。
而没有介绍信,在辽城几乎寸步难行。
不说找工作,就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无法保证。
农村人没票,只能吃商品粮,而别人看你不是本地人,得先验了介绍信才会卖。
不仅吃饭要介绍信,住旅店、租房子也要介绍信。
总之没有这玩意,啥都不干不了!
姜漓听完陈子安的讲述后,顿时变得慌乱不知所措。
介绍信她自然是有的,但那上面只盖了村委会的章。
别说县里的章了,就连乡里的都没盖。
按照陈子安的话,这种介绍信在辽城等同于没有。
没有介绍信就是盲流,她住不了店,找不到工作,又没钱......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存。
姜漓看着他,大眼睛里透着满满的迷茫。
“你该不会是没有吧?”
“也不打听打听情况,啥都没准备,就这样过来了?”
陈子安扯了扯嘴角,一整个无语住。
就这,还是乡镇高中的高材生呢?
整个一憨憨!
早知如此,当时根本就不需要他出手。
拍花子的自己都能绝望。
没钱就算了,还没介绍信,坐不了车也出不了城,咋整?
钱没赚到,自己还得倒贴伙食费!
“有信,但是没有盖你说的那些章。”
迷惑、惊慌、恐惧......诸多复杂的情绪,在姜漓眼波中交叠闪过。
“拿来我看看。”
陈子安感觉有些头疼,只有村里的章,跟没有有啥区别?
万一再是胡乱写的,那还不如张白纸有用!
姜漓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一张信纸,摊开抹平后,双手递了过来。
陈子安接过一看,发现挺正规,理由也很充分,稍稍松了口气。
不过因为缺少公章,问题依旧很棘手。
县里的章没有,乡里的章也没有,多少有点过分了!
单凭这封介绍信,想糊弄事相当有难度。
“要不然你先回家吧,待会跟警察同志说明下情况,所里会派人护送你回去的。”
他不是很看好姜漓能在辽城找到工作,即便有介绍信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