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太平军在明末 > 第十二章 猛汉

第十二章 猛汉 (第1/2页)

刘常德正思索着进一步突破底线时,他的两个徒弟——张潜和邵进录下晌回到了家中。

“师父”,

两人在大门口给刘常德打了招呼。

“刚种完麦子吗?怎么回来这么晚?”

“嗯,有点事情耽误了。”

“先收拾家伙。”

张潜将牛牵到牛棚,刘常德和邵进录将耕犁耧犁送进仓房,又将架子车竖到房檐下墙根。

”让牛歇会儿,先别喂!”

“知道了,师父。”

“洗手去。”

徒弟两人收拾停当,走到堂屋,向刘常德躬身施礼,

“师父,我们错了,我们不该私自种麦。”

“嗯,种麦可以尝试,但是要跟为师商量,万万不可私自行动,知道吗?”

“知道了,师父。”

“下不为例!”

刘常德吩咐开饭。

不能再批评了,毕竟俩徒弟也是为了太平道的利益而努力,只是努力方向与刘常德的期望有些偏差而已。

“什么事耽误了?”

饭桌上,刘常德问起了二人,他们在自己家不讲究食不语。

“漏籽不顺,总是堵。”

“以后记得耩之前多耙几遍。”

“是。”

“师父,今天有两个生人?”

“哦,他们找你们的麻烦啦?”

“没有,他俩问我们借水喝,说走远路了,没带水,我俩给他们一碗。”

“还有呢?”

“问我们是哪家人。”

“你们怎么说的?”

“我说咱是河东村刘家的。”

“对,就要这么说”,

刘常德很满意两个徒弟的机智,扯刘大户的虎皮能熄灭很多山民的小心思。

“他俩长什么样子?确定是山民吗?”

“不知道是不是山民,一个吊膀子,一个瘸子,不胖,黑黄面孔,光头没帽子,头发乱糟糟的。“

“他们比我俩高一点,喝了水就走了。”

俩徒弟不傻,不会让两个陌生的正常人近身。

刘常德在记忆里搜索了一下,确实没见过这样式的两个人,心里说:

“是新人进山吗,两个残疾人能跑进山,也是有本事的。”

他又问:

“能听出来口音吗?是本地人不是?”

张潜回答:

“听口音不是本地人。“

“吊膀子的口音跟邵进录挺像。”

“瘸子的听不出来,说话很快,不知道是哪里的?”

“哦?”

刘常德想不出个所以,也就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记下。

他转头吩咐道:

“张潜明天跟我出门传道,邵进录看家,记得紧闭院门,谁叫门都别出来。”

“是,师父。”

本书内的时间终于迈到了第二天。

刘常德师徒三人吃过早饭,收拾停当,两人出门,一人看家。

刘常德挑着精盐的担子,张潜背着衣服包裹。

张潜说:

“师父,我来挑担吧?”

“不行,你的本事不到家,挑担走山路,你别给盐卖喽。”

“等快到了地方,你再挑担,师父换衣服。”

“好吧,师父,我以后多练练。”

一路无事,也没遇见什么陌生人,师徒走到任道重家不远处,张潜接了精盐担子,刘常德换了衣服。

任道重家这里是一小片山间低岗,十几户人家依照地势起了房子院子,有土坯瓦房,有茅草屋。

院子四周还拉了一道两米多高的土坯墙,围成了一个小村寨,只在正南方向开了大门。

此地原没有名字,大家依照任道重的姓氏,称此地为任家村。

任家村眼看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防卫可比刘常德那孤零零的太平观强多了。

两人到了跟前,看门的年轻人早已看清楚来人,将寨门打开,

“刘先生,早盼望您来了,里边请。”

刘常德拱了拱手,不多客套,穿过门洞往里走。

进入任家村以后,当前入眼是一个小广场,刘常德吩咐道:

“张潜,你将挑担卸下于此,咱先去拜访任老哥。”

“是,师父。”

山民的村子里没有里长、甲长、族长那一套自治团队。

可能是任道重来的时间早,山里生活经验丰富,家境也好过一点。

在任家村里,他是魁首,他家的房子在村子正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