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能臣还是贪官? (第2/2页)
君臣相见间,朱由崧打量着丁魁楚。
丁魁楚中等身材,国字脸,留着犄角八字须。
史书上对丁魁楚的评价并不好,说他出任两广总督期间,不务正业,是个大贪官。
try{ggauto();} catch(ex){}
但是对于这段明史,朱由崧却不以为然,一帮跪舔满清的江南文人,编出来的故事书,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史上说丁魁楚出任两广总督时,不务正业,只知向各方索贿,每天都是在捞钱,贪污的黄金就有80万两,银器珠宝数百万。
但这段史书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比如以这个时代的掏金技术,黄金储存并不多,而丁魁楚总督两广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两年,中间还要打仗平一次乱,你说他贪了80万两黄金,几百万珠宝,这多少就有点扯淡了。
史料记载丁魁楚的最大污点,就是说他看中岑溪县的石质材料非常适合做砚台,由是命人挖石做砚。
丁魁楚身为两广总督,只是让人做个石砚台就成每天不务正业,贪官污吏,这多少有点过分了。
丁魁楚史书上会被人黑,是有原因的。
丁魁楚不是南方文人,他出身于北方河南,且担任过永历朝首辅。
毕竟汉家永历王朝覆灭的锅,总得有人来背,而丁魁楚是永厉第一任首辅,又是马阮党,他不背锅谁来背,难道让江南文人背锅?
反正史上记载的永历朝,不是皇帝朱由榔胆小,就是太监奸佞,还有丁魁楚这个首辅大贪官。
而像瞿式耜、吕大器这类江南东林党出身的文人,不是鞠躬尽瘁,力挽狂澜,就是百折不挠的文臣榜样。
吕大器就不说了,他就是个官场投机份子,哪有好事就往哪钻,碰上倒霉事就转身跑路的角色,都敢直接抗命崇祯圣旨。
就拿丁魁楚和瞿式耜两人作对比,就会发现,丁魁楚的能力绝对比瞿式耜好。
原时空历史上,弘光朝覆灭后,朱家宗室开始起哄,一片混乱。
浙江有鲁王称监国,福建有唐王,广西还冒出一个靖江王称监国叛乱。
但是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靖江王朱亨嘉就被两广总督丁魁楚带兵按死在了墙上。
而当时身为广西巡抚的瞿式耜在干什么呢,他被靖江王抓住了,还是丁魁楚带兵救了他出来。
要说瞿式耜有汉家文人风骨和民族气节,这一点无需质疑。
但能力方面嘛,呵呵,……
丁魁楚卸任两广总督,任永历朝首辅后,接手两广总督职位的是一个叫王化澄的家伙。
这期间从福建逃到广州的朱聿鐭,在苏观生等人的拥护下,又跳出来建国称帝,号称“绍武”。
两广总督王化澄派兵平叛,结果却是被刚刚成立的“绍武军”大败,然后拱手把广东送给了清军。
丁魁楚还是两广总督时,能轻松平定靖江王朱享嘉的叛乱,任永历朝首辅期间,也有组织兵力和清军大小作战30余场。
所以丁魁楚到底是贪官还是能臣,先不去考量。
现在丁魁楚押送280万税赋银进京,却是事实。
所以朱由崧自然要先肯定丁魁楚为朝廷送来银子的这份功劳。
“这两年丁卿治理两广,受命重开市泊司,为朝廷输送280万两税赋银,可算是从政有经,令行为上了。”朱由菘看着丁魁楚,笑道,
“若是我朝官员人人如丁卿这般尽忠职守,我朝何愁不兴。”
听到皇帝表扬自己,丁魁楚悬着的心顿时就松了,立刻躬身行了一礼,说道,
“臣万万不敢居功,一切全赖陛下恩威浩荡,还有下面的同僚们勤于国事,恪尽职守,齐心协力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