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朕调兵,谁不服 (第2/2页)
“谁要是敢阻挠丈量土地,和清查隐田的政令,就是对抗朝廷。”
接着朱由崧直接丢出一句,“朕会把神机营调去分驻地方,京师有金吾卫,虎贲卫,羽林卫镇守足矣。”
朱由崧的意思很简单,谁敢不服要闹事,朕就调兵去砍他。
雍正能对南方实施摊丁入亩改革,是因为他有八旗子弟做基本盘,谁不服,就砍谁,当时南方士绅被吓得瑟瑟发抖。
朱由崧现在同样有拥护他的军队,并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靠依赖文官士绅的皇帝了。
原本存有一些小心思的朝臣听到皇帝要调军,内心一震,看来无锡乡民的暴动,让皇帝彻底恼火了。
现在哪怕是用武力压迫,也要实施清查田亩的政令了。
接着朱由崧让太监拿出一份文书分发给朝臣们,说道,
“朕结合我大明税赋征缴制度,进行了改动,你们都仔细看看,提提意见。”
朱由崧把税赋征缴做了一个调整,在南直隶各地设粮站,今后农民要缴粮税时,把粮食全部送往粮站,粮站会用银子统一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
今后各地税课司局收税不收实物,农民只要把粮食运到各地粮站,拿到钱后再去税课司交税。
各地税课司局和官吏不再负责税粮的转运,朝廷所需用的粮食,用税银直接和粮站对接。
也就是税粮不再经过地方官吏的手,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朝廷税赋成本。
也少了地方官吏盘剥百姓的那一道环节。
百姓自己把粮食运到粮站,后面就由粮站调度运输粮食,运输火耗这一块就没有了。
袁继咸出列说道,“陛下,若是依此法征缴税赋,严禁地方加派,的确少了地方官吏上下其手,但是地方没有钱粮预算,这势必造成地方朝廷政令无法运转,还需从税赋中提留部分钱粮在当地。”
朱由崧摸着嘴角的小胡子,暗暗沉思,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有电脑,还有大数据,中央朝廷要给地方拨款是很不方便的。
总不可能把税赋先全部运回国库,再重新分配运回地方吧。
近的地方还好,要是上千里路的地方,来回运输成本就够受的了。
“可以给个名目,从当地税赋中,按比例分出一笔钱粮,划给地方库衙留作行政运转资金。”
一帮朝臣在下面低声探讨了一番,很快袁继咸就出列说道,
“陛下,除了当地县衙要留下钱粮外,还有各地州府也要统筹兼顾,大家认为县衙的就叫提留钱,州府的叫统筹银。”
“提留钱?统筹银?”
朱由崧一阵恍惚,感觉历史惊人的相似,居然提前几百年出现了这个提留款和统筹款。
“可,就以此名目吧。”
这时张有益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张卿请讲。”
“当前我大明江南税赋粮食不折色的情况下,一年接近3000万石,怕是没有那么多银钱周转。”
“而民间银钱成色不一,地方大户还好,要是小门小户兑换银钱,往往又被地方官吏从中获利。”
“他们按照官价收取,然后克扣的中饱私囊,把劣质银子上缴国库,如此一来循环往复,怕是又要损害朝廷利益。”
这就是大明货币问题了,不过朱由崧早就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