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军议(下) (第2/2页)
三个人都是义乌本地大族的子弟,后宅叶家、夏演楼家、倍磊陈家,一家一个,正好充分利用。
陈子銮笑着说:“陈千户多虑了,只怕源源不绝,倒是要定下最高……”
的确如此,明廷迁都南京,对底层民众而言,是一场灾难……各种苛捐杂税数不胜数,而且金华府还多有矿山,更是倒霉。
而被招募为护卫,月钱丰厚,吃住皆优,而且还有一笔丰厚的安家费,家中虽然少了个壮劳力,但也少了张吃饭的嘴……加上很多护卫都将月钱送回去一部分,所以应募成为了非常有诱惑力的选择。
陈锐迟疑了下,“最高不要超过一千两百人。”
太多的新兵……不仅仅只是多花钱而已,在管理上而言,也是极大的压力。
今年还没满二十岁的楼华松有些急不可耐,“大哥,我们明日动身。”
“你傻了啊!”叶邦荣在一旁笑骂道:“大榭岛那边的房子刚刚开始动工,一千多号人招来……住在哪儿啊?”
“呃……”楼华松哑口无言。
陈子銮笑着说:“可以先写信回去,盛赞此战之功,历数护卫赏银……”
“应募着必然蜂拥而至。”楼华松连连点头,心里盘算着将族里那一大帮兄弟全都拉来。
夏演楼氏,历史上是戚家军的中坚宗族势力之一,从军者百余,因功升为将官者逾二十人。
“可以先送信回义乌,稍迟启程。”陈锐在心里琢磨,这方面的事待会儿与沈束、陈默议事可以谈一谈,嘴里不停,“邓宝、周四,你们俩带人去台州,招募至少三百青壮,其中水手不得低于一百五十人。”
历史上的东南倭乱,台州是受到侵袭次数最多的一个府州,戚家军在浙江的战事都是发生在台州。
相对应的,台州靠海吃海的人非常多,招募水手难度不大,更何况还有邓宝、周四两个老人,而且周四就是台州人,是松门卫的卫所兵。
“是。”邓宝应了声,“之前海门卫附近就有人来问了,象山上也碰到几个老兄弟,应该不难。”
陈锐眉头微蹙,“十六艘海船上的水手也是归纳为三营护卫的,换句话说,也是要经过至少两个月训练的,你自己想好了。”
邓宝眨眨眼,以前一起在双屿岛厮混的那些兄弟,相当一部分性子散漫,还真不合适入军。
“台州、义乌两地招募至少一千三百人,其中包括水手百人。”陈锐总结道:“首先要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你们第一批护卫充为教官。”
“其次,虽暂无大股倭寇来袭,但嘉兴、松江、台州均有盗匪出没,以此练兵。”
周君仁迟疑道:“一下子一千多新兵,军械是远远不够的。”
“我来想办法。”陈锐也觉得头痛,心想丁湛官居浙江海道副使,怎么着也能拨一部分军械吧。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还是要想办法自力更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