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撑死我? (第1/2页)
四月十六日,晴。
大榭岛的小山上,陈锐俯视着下方的营地,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榭岛的营地基本上修建完成,陆续应募而来的新兵也已经训练了一个月。
新兵们每天都能吃饱饭,补充营养,通过拉练体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如今已经开始军械方面的训练。
叶邦荣笑着说:“前段时间丁叔实在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如今已经转为教习了。”
大半个月的体能训练,丁邦彦不比二十出头的青壮,每天都是累死累活,但习武十余年,军械方面,全军上下除了边军士卒,少有能与其比肩的。
“适才丁邦彦连射十箭,全都上靶,六中红心。”万表轻叹道:“如此技艺,在南京禁军谋个把总都不可得。”
“护卫军中,箭术不列入考核。”徐渭摇头道:“倒是孙钰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四十多岁的孙钰在新兵营中可比丁邦彦要适应的多,而且每日都还要抽出时间改良弩弓,如今小岛那边已经开始小批量制作弩弓了。
虽然有效射程只有三十步出头,但箭头前端都用精铁打制,刻有血槽,杀伤力不弱。
三十步出头的弩箭,配合上二十步左右的标枪,可以形成有层次的两拨远距离杀伤。
至于鸟铳,陈锐早有打算,嘉靖二十六年的双屿岛一战,明军缴获了不少鸟铳,到如今四年过去了,南京工部、兵部都有仿制。
不过批量打制鸟铳,价格不算特别高,但难度很高,一方面在于全用精铁,而浙江是没有铁厂的,明朝最大的铁厂是遵义铁厂,已经失陷,其次就是江西。
江西有两个铁厂,分别位于进贤、兴国两县,年产铁料过百万斤,此外湖广黄梅县也有铁厂,产量也过百万。
这三个铁厂都是官制的,质量还过得去,小批量购买还有可能,大量购买肯定会被盯上。
陈锐与徐渭、沈束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从福建、广东购买铁料。
特别是广东,铁锅是海贸中最为畅销的货物之一,基本上都出自于广东佛山。
此外打制鸟铳还需要大量煤炭,陈锐前世对这个可没什么研究,顶多知道山西、陕西有很多的煤老板,但路途那么远,运来那都是天价了。
而东南沿海,煤炭的主要产地在凤阳、淮安两地,如今是小批量慢慢采购囤积。
最关键的还是另一方面,技术。
陈锐特地去信南京问过,一般来说,一个工匠打制一支鸟铳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
这实在是太慢了,所以陈锐想了个歪招,也派了人出去,只是目前还没收到消息。
所以,从目前来说,只要招募得到匠人,舟山有自行打制军械的可能,但没有批量打制鸟铳的可能。
万表还是第一次看到护卫军的训练,从早上的拉练到午后的列队整队,再到下午的军械训练。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训练的确能练出精锐,但同时万表也知道,这样的训练……官军是承受不住的。
一方面是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资源,训练量这么大,必须提供足够的粮食。
如今朝廷财用捉襟见肘,不可能采用类似的练兵方式。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