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立基 (第1/2页)
“亏了,亏了!”
沈家门内侧的小山头上,身着青衫的中年人一脸的后悔,连连跺脚,“至少再加一千两银子!”
一边说着,中年人一边斜眼瞥着陈锐,后者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但其实已经准备开口答应了。
这位中年人就是唐顺之介绍来的吴泽,治水名臣吴仲的幼子……很有水平,就是比较贪财。
陈锐对于吴泽的能力非常认可,这位擅长的不仅仅是治理河道,而是布局。
在亲自走遍沈家门周边每一处之后,吴泽拿出了一份精巧而操作性很高的方案。
在远离沈家门港十余里处,有一条水流量不小的河流,吴泽准备在附近修建堤坝,蓄水成湖,然后挖掘河道,分别引往南、西两个方向。
河道蜿蜒,一方面能便于取水,另一方面也能灌溉良田,同时在堤坝上设有闸门,河道也有旁支,用以泄洪。
除此之外,按照陈锐、徐渭的要求,吴泽为护卫军择定了营地、居民区、作坊区等等场所。
陈锐已经计算过了,按照现在拟定的规模,足以容纳三千兵力与五千民众,而且外围也留有余地。
算是真正站住了脚,算是真正立基了。
方案的可行性很高,耗资很大,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过吴泽也提出了不少能缩短时间的建议,比如说在沈家门起砖窑,直接用挖掘河道的泥土制砖。
但再如何缩短时间,半年总是要的,光是蓄水成湖,挖掘河道就要几个月的时间了。
所以,吴泽觉得三千两银子的酬劳实在少了点……自己得被拖在这儿半年呢。
就在陈锐准备答应的时候,边上一位鬓角花白的老人笑着说:“其实后面也都是些水磨工夫,顶多从杭州、绍兴聘些老河工来就行了,倒是用不着……”
话还没说完呢,吴泽就跳脚了,“民望兄好不厚道!”
老人笑吟吟的说:“三千两银子,只是让你指手画脚,还不够吗?”
“光是找些河工来,干的了吗?”吴泽黑着脸说:“别到时候坏了事,又埋怨到我头上!”
“那不就完了嘛。”老人翻了个白眼,“老老实实的留下来,不然小心老夫一封信给剑泉公!”
人家拿老爹来压……吴泽这下子没话说了,这位老人名为万表,世袭宁波卫指挥佥事。
或许是因为亲眼看到了毛海峰运载着粮米豆料北去登州,唐顺之在离开沈家门之前写了几封信,不仅请来了吴泽,而且还请来了万表。
万表虽是世袭武将,却才兼文武,也是心学一脉,与唐顺之交往已有近十年。
而且仅仅万表本人的履历,也足以让陈锐动心……先后出任浙江掌印都指挥、漕运参将、广东副总兵,最重要的是担任过六年漕运总兵。
身为漕运总兵,就不可能不通水事,唐顺之请来万表也是有针对性的。
下了山,一众人在山脚边的一处宅子坐定,这儿以后是准备作为陈锐议事所在,附近还会陆续修建其他机构的宅子。
吴泽喝了几口茶,牢骚了几句这茶味道不太行,才转回正事,“工程量最大的在于两处,其一是修建宅落,砖石可以就地起砖窑,但木材需要购置。”
“东南木材,闽地、江西都有。”徐渭开口道:“目前是从杭州寻到几个木材商,是徽州木材。”
“徽商最多是盐商,其次就是木材商。”万表常年居住杭州,对这些事并不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