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太白兄,翰林学士不屈才 (第2/2页)
话又说回来,当年的他想破头都没想到高宗李治为何会放任吐蕃吞并吐谷浑,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出发,都百思不得其解。
try{ggauto();} catch(ex){}
李世民不置可否,而是看向李治,想看看他会不会和历史上的他做出同样的选择。
“稚奴,你怎么看?”
李治呲着少了一颗牙的嘴嘿嘿笑道:“我会给予他们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李世民和李清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发一声喊:“打他!”
牙脱落李治被双打的连连痛呼,他大声喊道:“为什么打我!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呜呜呜……”
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狗咬狗就让他们咬去呗,帮了也没啥好处,为何还要吃力不讨好?
“太白兄,我问你,为何要帮助吐谷浑?”李清拎着李治放到一边,看向李白问道。
李白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是要锄强扶弱,是为了道义……”
“你的确适合做翰林学士,太白兄。”李清伸手一糊脸,哀叹一声:“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以大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帮助吐谷浑的确是应当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出于道义,而是因为这样做对大唐有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吐蕃这个鹬和吐谷浑这个蚌达成一种平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从中取利。当吐蕃占上风的时候就帮助吐谷浑,当吐谷浑占上风的时候就帮助吐蕃,不让一家独大。”
“当然在颁布诏书的时候,的确应该声明是为了道义。”李世民补充了一句。
“这……难道不需要让人知道事实吗?”李白开始怀疑人生,“比如到底为何帮助某一方。”
“当然不,事实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化。”李世民笑着接过李清递过来的可乐,“翰林院的文人们,礼部,还有百姓只想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问题是国家利益的保证,总会涉及到和人民认为是坏人的一方达成某种交易,也会对我们帮助后没有任何好处的好人袖手旁观,所以外交事务一般都是由中书省的宰辅们决定,最后交予别人执行。”
“明白了,看来我这纵横术是学到了狗肚子里,竟然如此愚蠢……”李白不禁哀叹一声,开始怀疑人生。
难道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或许当初陛下是为了保护自己,才让自己待诏翰林,而不是参与国家事务?
“噢,别这么想,太白兄。”李清深表同情地安慰着李白,“至少你还能认识到这一点,不是吗?”
“你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李白斜着眼睛看李清。
半晌后他忽然惊觉:“不对啊,二位有如此之泼天之才,为何也与白一样,蹉跎乡里?”
李清恶趣味地冲着李白挤挤眼睛:“你猜?”
听到这两个字的李世民一下子就回想起初见贤弟的那个夜晚,不由得会心一笑。
“古人常说乡野有遗贤,诚不欺我。”李白长叹一声:“我李白自诩才学过人,今日方知一身所学也只能吟风弄月,无病学呻……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