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曹嵩死,屠徐州 (第1/2页)
曹嵩很想骂人,他生儿子不是用来养老的,而是来讨债的。
一股不祥的预感向曹嵩袭来,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赶紧跑!
再不跑,估计就跑不掉了!
这辈子绝对是指望不上这王八蛋儿子的,曹嵩于是迅速打包行李带着家族赶紧奔兖州而来。
曹嵩因为自己宦官出生的爹,因为曹操这个“大孝子”,这辈子戛然而止。
当初曹操在陈留起兵,曹嵩不肯相随,带着少子曹德到琅邪避祸。
原因是当时豫州牧黄琬杀疯了,董卓在洛阳时,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不受官职,逃出京师。
曹家遂作鸟兽散,曹操本人逃往陈留投奔陈留太守张邈,而曹嵩则带着儿子曹德逃往了徐州的琅琊国。
曹嵩心里苦啊!
成为宦官之后是他能决定的吗?
当时的豫州牧黄琬,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什么政绩?刷地头蛇的政绩!
黄琬当年和陈藩是好同事,后来被党锢之祸牵联,沉寂了快20年。
你曹操貌似投诚了士族,但你曹家是宦官起家,虽然曹腾是个好太监,但宦官就是宦官!
黄琬对曹操展开了相当残酷的镇压,曹操的族兄,曹真的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杀的。
“是!”
说来说去,陶谦一推二五六,不认账。
曹操率领着大军向徐州杀奔而来……
言简意赅,就是陶谦杀的。
《世说新语》里面的说法则更详细,是曹嵩在前往泰山郡的路中,已经到了两州交界的地方了,被陶谦派出了数千骑兵追杀致死。
哪怕当时的曹操,也整不出来这么多骑兵。
《后汉书应劭传》里面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人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他儿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
陶谦错就错在时机不对,倘若当初在曹操刚到东郡的时候出兵,必然会咬下一口肥肉,现在不仅一口肉没吃到,还惹火上身。曹操手上有了青州兵,战斗力媲美陶谦丹阳精兵,现在去找曹操麻烦,简直愚蠢。
《三国志》里的说法比较直接“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
董卓入洛,天下大乱,徐州也不能幸免,陶谦虽有大志,奈何有士族豪强扯后腿。
如果新一任的琅琊王继续庇护曹嵩,其实也没啥问题。
尤其是去年开始,刘寒一口气吞了两州,杀了那么多人立威,更让诸侯忌惮,诸侯治下的刘氏宗亲,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免得给人把柄杀来。
曹操率兵士所到之处,对无辜百姓尽行屠戮,生灵涂炭。
曹嵩为什么要离开琅琊呢?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曹操当上了兖州牧,而是因为在这一年琅琊顺王刘容薨逝,曹嵩在琅琊最大的靠山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