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催眠曲一样的报告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陶教授”、“迪昂戈教授”.
台上的苏瑜先是礼貌的跟坐在前面的熟悉的数学大佬打了招呼。
接着,他看到CERN的所长比莱尔教授也来,朝着比莱尔教授点头示意了一下。
简单的招呼后,苏瑜站在讲台上,翻开了他的稿件,想着自己这次报告难度真的是太大了,于是他善意地开口提醒道:
“正式开讲之前,我先跟大家说明一下,我今天的报告难度会很大,有不想听的,可以先离场了啊!”
看着上万人的会场,苏瑜有点于心不忍,因为苏瑜觉得这里有上万人,最后有10个人能跟上他的节奏就不错了,他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
果然,苏瑜说完后,台下出现了躁动:什么意思,嫌我蠢听不懂啊!我自己自嘲我蠢可以,但是你不能说我蠢呀!
“走走走,不听了!千里迢迢来听报告,上来先这态度!真的飘了啊!”
苏瑜一说完,台下就有带节奏的了。
可惜,这可是苏瑜啊,他的节奏根本就带不动。
听到有人说要走了,他旁座的一位大学教授,急忙兴奋的凑了过来,开口问道:“嘿,兄弟,您要走了吗,太好了,您能把您的座位让给我同事吗!他为了入场的名额,都申请半年多了!”
带节奏的一听,立马厚着脸皮改口道:“胡说什么啊,谁说我要走的?”
停了几分钟后,看到会场里没有人离开,苏瑜开玩笑地开口道:“好了,既然没有人离开,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啊!”
“报告开始!”
苏瑜整理了一下耳麦,正式开始了他的报告:“报告的论文已经发到各自手里了,我今天的报告主要是一种群论的一种新的结构相关群组。”
PPT开始放映,苏瑜继续讲着:“我把这种新的群论结构称为苏瑜群,为什么用我自己的名字命名呢,因为这种群论的结构,是根据我一贯的学术逻辑组合的,我们来看这里。”
苏瑜换了一张PPT,PPT图上是一副“苏瑜群”的简单结构图,以这幅图为依据,苏瑜开始了第一段内容的介绍。
而随着苏瑜报告的开始,万人的大会场里,后排的一群参会教授们已经开始打盹了。
会场里冷风开得很冷,会场外的阳光又很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真的令人昏昏欲睡的。
像是中学课堂一样,老师一开讲,后排的同学们就开始了“血脉觉醒”,开始了他们自己的世界了。
要知道,这会场里虽然有上万的人,但是这上万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申请一个参会的名额是很艰难的。
所以,能进现场听苏瑜的报告的,就像是玄幻小说里,弟子能当面聆听“大罗金仙”授课一样,是很珍惜的机会。
可不是这些后排的专家教授不想听,而是他们实在听不懂啊!
当苏瑜的PPT上,“苏瑜群”的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