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大清掘墓人 > 第235章

第235章 (第2/2页)

李弘深知,康熙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自掘坟墓。江南的士绅百姓们,在遭受了如此残酷的压榨后,必然会对清廷充满怨恨。而当自己的军队到来时,他们很可能会选择倒向自己。

李弘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要利用康熙的错误,为自己的大业铺平道路。

李光地在完成任务后,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知道,就算自己从江南士绅手中多榨出一些钱粮出来,李弘也不会让他带回江北的。况且,他也考虑少压榨一些,让江南士绅对朝廷的怨恨少一点,日后朝廷再打回来的时候收服江南的难度也更小一些。

当银子和粮食顺利运回南京,李弘与李光地在南京正式签订了停战条约。

李光地看着李弘签字用印,心中思绪万千,惆怅不已。

他深知,这份条约不过是双方暂时的妥协,未来的局势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带着复杂的心情,李光地带着条约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负责跟李光地谈判的李弘麾下首席文官百里长风,望着李光地离去的背影,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他转头看向李弘,问道:“大帅,真的两年之内不对江北用兵吗?”

李弘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条约签订下来就是准备撕毁的。我和康熙都是对此事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双方现在都需要一个暂时休战的理由而已。”

百里长风听后,恍然大悟。

他明白,一旦自家大帅将南方彻底搞定之日,就是对江北用兵之时。

而康熙那边也不例外,一旦清廷缓过劲来,有了足够的力量反攻,也一定会撕毁条约主动进攻。

况且,这本身还是一个秘密条约,知道的人并不多。

在双方签订停战条约之后,李弘也开始筹办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称王。

此时的局势,李弘称王已经是必然之举。

在这乱世之中,称王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声望,与清廷分庭抗礼。

而李弘手下的文武官员们也渴望着更进一步。他们深知,只有李弘称王,他们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力。所以,称王是李家军集团内部所有人都期待的事情。

李弘将此事交给了百里长风来筹办。

要称王,自然不能直接自己给自己戴上王冠,而是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按照流程走,才能让这个王位看起来更加的富有权威性,否则的话容易惹人非议,沦为笑话。

要称王的第一条就是造势。

很快,在李家军占领的地盘之中,每一座城池都开始热闹起来。

在每座城池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成了这场造势活动的主角。

他们口若悬河,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李大帅从永州起兵到攻占南京的一件件事迹。他们将李弘塑造成了上天派下来拯救黎民百姓,推翻满清统治,恢复华夏正统的天命之人。

那些精彩的故事,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对李弘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不仅如此,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以李弘为主角的话本小说。

这些话本小说以细腻的笔触、精彩的情节,进一步塑造了李弘英明神武的形象。

它们在民间广泛流传,对于李弘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很快,李大帅的各种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李弘的英雄壮举。

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李弘的声望如日中天。

当造势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有心人的引导下,终于有人提出了李大帅应该称王称帝的话题。这个话题如同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南方地区。一时间,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讨论此事。连续数天,这个话题成为了南方地区的热搜榜第一。

人们对李弘称王充满了期待,他们认为李弘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这股民心汹涌的浪潮中,下一步就到了劝进的环节。

在古代,称王称帝进行劝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彰显正统性与合法性以及符合民心。

顺应天意在古代天人感应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帝王的统治是上天的旨意。通过劝进,各方势力可以宣称新的统治者是上天选定的,其称王称帝是顺应天命之举。例如,一些祥瑞的出现,如麒麟现世、凤凰来仪等,被视为上天对新君的认可。

此时,众人的劝进就显得尤为重要,表明新君的统治是符合天意的,从而为其统治赋予了神圣的合法性。

统治者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稳固统治。劝进行为可以营造出一种新君是民心所向的氛围。当众多官员、士绅和百姓纷纷劝进时,就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新君的统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巩固统治基础

拉拢各方势力称王称帝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各方势力的支持。劝进成为了一种拉拢手段,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参与到新君的拥立中来。

中国古代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称王称帝也有特定的程序和规范。劝进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符合古代礼制的要求。

因此劝进是称王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