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1/2页)
南京满城之外,气氛紧张而凝重。杨鹏举果断下令,调集了两个炮营进入城中。很快,上百门火炮被部署完毕,炮口齐刷刷地对准了满城的城墙。那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沉默的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慑力。
杨鹏举站在阵前,神色冷峻。他深知自己必须谨慎行事,既要达到目的,又要尽可能保护明皇宫的完整。
他对身边的狄雄说道:“我们虽希望兵不血刃,但必要的姿态还是要摆出来。只有让敌人感到恐惧,他们才会更有可能选择投降。”
狄雄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这满城之中的清军,如今已成瓮中之鳖,如果能够让他们投降,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士兵们抬来了几百架云梯,高高耸立在城下。这些云梯仿佛是无声的警告,让城头上的清军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即将面临的困境。
杨鹏举看着一切准备就绪,于是让人上前劝降,传话的士兵来到城下,大声喊道:“纳兰明珠以及瓦岱等人听着!只要你们开城投降,我们将军一定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甚至只要康熙那边愿意出钱赎人,你们还有机会活着回去。若是不投降,那么一炷香时间之后我们就会下令开炮攻城。城破之时,城中所有旗人格杀勿论!”
说完,士兵们在空地上点燃了一支香用来计时。
一炷香时间大概就是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对于满城之中的清军来说,如同漫长的煎熬。
城头上,明珠等人望着城下那上百门炮口幽深的火炮,以及那数百架高耸的云梯,还有那无数虎视眈眈、杀气腾腾的李家军士兵,心中一阵绝望。
明珠脸色苍白,对身边的瓦岱说道:“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如今陷入绝境,是战是降,难以抉择啊。”
瓦岱咬着牙道:“大人,我们八旗兵勇武无双,岂能轻易投降?或许可以拼死一战。”
明珠苦笑道:“你没看到贼军炸开仪凤门的手段吗?那么坚固高大的城楼都被他们炸的飞上了天。况且对方火器众多,又非常的犀利,不等我们勇士的刀和箭落在他们身上,他们的火枪火炮就先送我们下黄泉了。在火器面前,再勇武的士兵都是白给。况且,这城中还有那么多的旗人呢!”
此时,满城之中只有三千多名八旗兵了,另外还有一万余人的旗人家眷,老弱妇孺都有。
在南京城的满城之中,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明珠、瓦岱以及李光地等人面色沉重地围坐在一起,他们深知此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
城外,数万李家军虎视眈眈,那浩荡的军威如同乌云压城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明珠等人心中清楚,他们手中这点人马根本不是城外敌军的对手。
他们也意识到,对方暂时没有攻城,而是派人劝降,并非没有攻破满城的信心,而是担心损毁城池。
毕竟,南京城作为南方的重要城市,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那完整的明代皇宫,对于企图称王建都的李恒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明珠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他明白,如果不在对方要求的时间内做出决定,他们身后的明皇宫也不会成为他们的护身符。
房子毁了可以再修建,但是人死了可就真的活不过来了。
他转头看向瓦岱和李光地,只见他们也是满脸愁容。
众人闭门商议了许久,却始终找不到一条两全其美的出路。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眼下他们要么战死,要么投降,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以谈判的筹码。如果说他们用烧毁明皇宫来要挟对方的话,恐怕只会起到彻底激怒敌人的效果,反而会加速他们的死亡。
可是选择投降的话,他们谁也不敢保证将来真的能活下来。就算活下来也不一定能回到京城。就算回到京城,也不敢保证他们能承受皇帝的怒火。
因为他们的家人甚至家族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且明珠和瓦岱不仅是康熙的臣子,更是康熙的亲戚。
瓦岱的两个堂妹都是康熙的后妃,所以他算是康熙的堂大舅哥。
明珠从血缘关系来看,是皇太极亲娘舅金台吉的孙子,是顺治帝的表哥、康熙帝的远房表叔。
从姻亲关系来讲,明珠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成了顺治帝的堂姐夫,即康熙帝的堂姑父。
他们两人都算得上是满清的皇亲国戚。除了他们之外,满城之中的这一万多旗人之中,皇亲国戚同样有不少。
如果这么多人同时选择了投降反贼,那对于康熙以及满清朝廷的打击无疑是无比巨大的。康熙一向最好面子,这种情况绝对会让他感觉到颜面扫地,奇耻大辱。
所以,他们即使每一个人都不想死,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出“投降”那两个字。
时间在沉重的氛围中一点点地推移,那根插在地上的香很快就剩下了短短一截。
城头上的众人紧张地盯着那即将燃尽的香头,心中充满了绝望。
杨鹏举站在城外,望着城头上毫无回应的景象,叹了口气,知道强攻是免不了了。
明珠看着那越来越短的香,心中焦急万分。
他回想起自己在康熙朝的过往,曾经的他深受皇帝信任,仕途一帆风顺。他在撤藩问题上坚定地支持康熙帝,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以为自己能够一直为皇帝效力,为大清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如今,却陷入了这般绝境。
瓦岱同样心中纠结。他身为皇亲国戚,本应享受荣华富贵,却没想到会面临如此艰难的抉择。
他想到自己的两个堂妹在宫中的处境,如果他投降了,她们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他不敢想象。
李光地作为汉臣,心中也充满了矛盾。
他一方面忠于朝廷,不想背叛康熙;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却始终无法做出决定。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