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1/2页)
夏侯猛派去监视白莲教的骑兵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之前去长沙跟李弘商谈购买军火的白莲教左护法,如今又被自封为天王的洪安通封为左丞相的杨莲亭。
夏侯猛之前从李弘给他的信中知晓了杨莲亭这个人。听说骑兵是在前往宜昌的半路上碰见杨莲亭的,他只带着几个随从,说是要前往荆州城拜见自己。
夏侯猛立刻明白了杨莲亭前来的用意。
他坐在营帐中,冷笑道:“洪安通这下知道怕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副将在一旁附和道:“将军,这洪安通如今知道惹了咱们李家军,这才想着派人来求和,真是可笑。”
夏侯猛点点头,说道:“显然是洪安通明白自己这次进攻荆州城的行为已经得罪了我们,有可能会造成白莲教两面受敌的局面,所以才会派杨莲亭这个熟人前来替自己说好话,企图弥补这次他们的行动给双方关系造成的裂缝。”
副将问道:“将军,那要不要见杨莲亭?要是将军不想见的话,末将这就将此人赶出荆州城。甚至可以将此人斩首立威来警告白莲教。”
夏侯猛摆摆手,说道:“见还是可以见一见的,看看洪安通打算用什么样的诚意来向咱们大帅赔罪。不过不着急,先晾他两天再说。”
末将领命,转身安排去了。
杨莲亭战战兢兢进入荆州城,想着一路上自己看到的附近新隆起的无数的坟包,知道那里面大多数都是他们白莲教攻打荆州城死去的人,心生不忍。
他忍不住对身边的随从叹气道:“要是教主早听我的劝告不跑来攻打荆州城,不仅这些人不用死,现在也不会得罪李家军了。我也就不用来这里给人低声下气的赔罪了。”
随从说道:“左丞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教主他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只能尽力而为,希望能化解这次的危机。”
杨莲亭无奈地摇摇头:“唉,但愿这次能顺利解决,不然咱们白莲教可就危险了。”
还不知道对方会怎样拿捏自己。想到这里,杨莲亭心中对洪安通不禁生出一份怨气,更多的却是失望。
他一边在城中走着,一边暗自思忖着:“原本以为教主雄才大略,目光长远,如今看来显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此冲动地攻打荆州城,惹下这等大祸。”
身边的随从见他神色阴沉,小心翼翼地说道:“左丞相,您也别太忧心了,咱们总会想到办法解决的。”
杨莲亭苦笑着摇摇头:“办法?能有什么办法?教主这一步棋走得太错了。”
不过自己身为白莲教的左护法,是教中的老人,也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了。
进城的时候,杨莲亭发现城中的那些清兵虽然依然穿着清军的号衣,但是脑袋后面都没有了辫子,心情更是复杂。
他忍不住对随从感慨道:“你瞧瞧,这些清军宁愿剪掉辫子投降李家军,都不愿意投降咱们白莲教。这说明了什么?”
随从沉默不语,脸色沮丧。
杨莲亭又看见一队队骑着马在街道上巡逻的李家军骑兵,那威风凛凛的气势,精良的装备。再想想己方那些所谓的精锐,他不仅在心中摇头苦笑。
随从小声说道:“左丞相,咱们和李家军确实有差距,可咱们也有咱们的优势啊。”
杨莲亭瞪了他一眼:“优势?就凭人多吗?如果人多也算优势的话,那清廷也不会被人家打的节节败退,连湖南湖北都丢了。这样的军队,咱们白莲教凭什么与人家为敌?这简直是以卵击石。”
想到这里,他不禁生出一些心灰意冷的惆怅来。
夏侯猛的将军行辕就设在荆州知府衙门里面,但是杨莲亭却被告知夏侯将军军务繁忙,这两天暂时没有时间见他。他如果愿意等的话,就自己找一家客栈住下。如果不愿意等,那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杨莲亭心中苦涩,他对着门口站岗的士兵说道:“这位兄弟,还望你再帮我通禀一声,就说我有大事要见夏侯将军。”
士兵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已经说了,夏侯将军军务繁忙,暂时无暇见你。你若是想等,就在城中住下。夏侯将军若是有空一定会召见你。你若是不相等,大可现在离去。”
杨莲亭无奈地点点头:“罢了罢了,我等便是。”
随从低声说道:“左丞相,这夏侯猛分明是故意不见咱们,咱们何必在此受这窝囊气?”
杨莲亭呵斥道:“休要胡说!夏侯将军只是让我们等着已经很给面子了。最少人家没有让人直接将我们赶出城去,甚至砍了我们的脑袋送回去给教主,这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咱们先找一家客栈住下,耐心等待。”
于是,杨莲亭老老实实地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每日都盼望着夏侯猛能早日召见自己。
三天之后,夏侯猛终于召见了杨莲亭。
夏侯猛坐在衙门的二堂桌案后面,一脸威严,大马金刀地受了杨莲亭一拜。
虽然杨莲亭在白莲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护法兼左丞相,平日里也是威风八面,但在夏侯猛这样的李家军大将面前,他却丝毫不敢摆谱,甚至还要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他心里清楚,如果连夏侯猛这一关都过不去的话,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见李弘。
等到杨莲亭行完礼之后,夏侯猛也没有让他落座,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道:“杨护法,你今日若是为了洪安通当说客而来,那就不用开口了。你们白莲教完全不把双方的约定当回事,毁约在先,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你回去告诉你们那位洪教主,让他做好开战的准备吧。我们李家军虽然不敢说天下无敌,但是两线作战,同时对付清廷和你们白莲教还是很有信心的。”
杨莲亭闻言面色大变,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他强自镇定,说道:“夏侯将军,此事定有误会啊。教主他绝非有意毁约,实在是形势所迫,还望将军明察。”
try{ggauto();} catch(ex){}
夏侯猛冷哼一声:“形势所迫?杨护法,这种借口你觉得我会信吗?你们攻打荆州城的时候,可曾想过与我李家军的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