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 复仇之重——江州案

复仇之重——江州案 (第2/2页)

钱导没有整一出悲剧,让锦娘结尾恢复了。

也许很多个“锦娘”在上吊的时候已经死了,如燕并没有来得及发现。

何况悲剧不仅在于锦娘,更在于林永忠自己。

林永忠即使成功了,最团圆的结局,锦娘没疯,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

锦娘疯了,他又如何面对?

最极端的,锦娘如果再自杀死了,他又该怎么办?他再向谁复仇?他下半生能安生吗?难道又是一死了之?

这样的话,妻子在天有灵,就高兴他把女儿害成这样?

这就是狄仁杰所说的,如此复仇得到了什么?一个更大的悲剧。

-----------------

林永忠的错误其实不是这个!

这件事的本质,是林永忠作为父亲责任的缺失。他对锦娘根本没有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对锦娘来说,他可能甚至不如吴四!

古代像燕丹那样买荆轲一条命,让他刺秦,还要好吃好喝供着,百依百顺,养他全家。

林永忠作为父亲,让锦娘出卖肉体,同样也有生命危险,他给锦娘的东西比得上燕丹给荆轲的吗?

说句不好听的,林永忠也就仗着自己是锦娘他爹了!

在县衙初次整治薛青麟的时候,林永忠是没见到锦娘吗?

他此时已经改变了策略,杀了黄文越,马上夜里就要杀葛斌,对薛青麟和冯万春等人可能也要来硬的。

这个时候,林永忠不能通知锦娘,取消她的任务吗?

从后续锦娘一直拼命找密信来看,他没有。(这正是编剧着意突出的)

退一步讲,他要做两手准备,不能放弃让锦娘盗信。他不能安慰安慰锦娘吗?照顾照顾她崩溃的情绪吗?

锦娘敲堂鼓,哭得如此惨烈,他是亲眼看见了的,身为父亲,他就那么无动于衷!

他怕自己和锦娘之间的关系暴露,其实他作为县令,见有冤屈的孤女,你随口安慰两句,谁能说什么不是?

如果他安慰锦娘两句,哪怕不是以父亲的口吻,但锦娘会不明白吗?

她当然会感受到温暖,也许她之后就不会上吊。

惩治完恶奴之后,他还不知道狄仁杰的身份,身为县令,遇到受冤屈的孤女,他强硬一点,完全可以把女儿留在衙门里照顾。

没有任何问题啊,可是他没有,顺水推舟,把锦娘推给了狄仁杰。

难保不是他看出狄仁杰身份不凡,借锦娘试探。

在后来的剧集,林永忠一心扑在报仇上,他与锦娘完全没有交集了。

我们看到,锦娘徒劳地苦苦寻找那一封密信,剧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交代这些事。

浮光掠影地追剧,会觉得这是冗余。

如今看来,这根本就是对林永忠无声地控诉啊!

林永忠机关算尽,一步也不敢行差踏错,他做到了,复仇了薛青麟,手刃了自己的仇人。

可是伴随着的,锦娘也被逼疯了。

剧中的锦娘十九岁的年纪,应该按虚岁算,她最多不过刚刚成年,某些地方的算法,她的实际年龄甚至是未成年……

在如花的岁月,她为了家族的复仇,牺牲了自己。

通过这牺牲,她偷到了密信,可是阴差阳错间又失去了它,苦苦追寻之下,她得到的结果是密信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锦娘还能怎么办呢?

她的亲生父亲就在身边,可她却不能联系,不能求助,这又是极其可悲的一件事。

在锦娘的世界里,张义和亲爹不能联络,养父吴四被杀,身边再没有别的朋友。

唯一能帮助她的狄仁杰、如燕等人,因为查案的需要和她自己的原因,对她也心存疑虑,她偏偏不能开口解释。

带入想一想,实在令人绝望,锦娘的上吊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

-----------------

当然了,林永忠并不是一个万恶的人。

相反,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有得选,他也不会这么做。

江州案的罪魁祸首,还得归结到假薛青麟那六个畜生头上,继而要归结到武三思头上,再进一步追究,就是武则天。

这些人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锦娘和林永忠一家不幸的根源。

所以故事结尾冯万春能善终我是不能接受的,他不论悔过与否,都应该清偿自己的罪孽。

在原剧世界里,林永忠一生行得正,立得直,对得起任何一个人,只是对不起锦娘和吴四。(如果不是狄仁杰放了他一马,他也是对不起张义的。)

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好人,整部神狄系列里正反派都算上,品德也得排在前边。

不能因为林永忠是好人,就得要求他洁白无瑕,完美无缺,就把人踩到泥里。

他在遭遇了家族大不幸后,按一般的故事,这个人要黑化报复社会的。

但林永忠没有,他明辨是非,不仅没有迁怒无辜,化身带恶人,反而是一直保持初心,刚正不阿。

从他十年县令的履历就能看出,从他对县衙中贪官污吏的厌恶也能看出来。

林永忠自己遭遇了不幸,就不愿意让其他人也遭遇这种不幸。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之谓也。

鲁迅说过,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

林永忠毫无疑问是个勇者。

-----------------

我也曾想过,要不要把林永忠写得更完美一些,在他五平初见锦娘时稍动笔墨,多写他关心锦娘一些,他可能就无可指摘了。

但思来想去,还是原剧林永忠的形象更真实。

如此大仇,他不太可能温情脉脉地,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忽略了身边人才是正常的、合理的。否则就太假了。

也正是这样一个林永忠,才有江州案的骨架,才使得江州案精彩。

如果江州案将林永忠当作半个主角来写,演绎得再好一些,结局更惨烈一点。这个角色可能比虎敬晖更出彩的。

不论如何,以笔者来看,江州案的精彩程度,不亚于湖州案,值得人慢慢回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