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凯旋 (第2/2页)
速度不断地减慢着,然后停下。
大概五分钟后,‘月桂’号宇宙飞船的舱门打开。
王亚萍走在最前面,第一个走出舱门,她朝着大家挥手着。
而迎接她的,是掌声、欢呼声和鲜花。
‘月桂’号宇宙飞船上14名航天员都下来,他们走路与平常有所不同,但是依旧还可以走路,他们站直身体,排成一队。
也是等到‘月桂’号宇宙飞船上14名航天员都下来,‘盘山’号宇宙飞船才打开舱门,杨力伟第一个走出舱门,然后是其他航天员,刘颖卿是最后一个走出。
他们与其他14名航天员排成一队,其中杨力伟站在队伍最前头。
唰唰唰~~
20名航天员齐齐敬礼着。
领导亲自出席迎接仪式。
“报告领导,我们成功返回地球,载人登月顺利完成,不负党和国家所托.”杨力伟声音洪亮着。
“同志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是华夏英雄儿女,是华夏勇士,也是地球人类的勇士,你们抱着大无畏的勇气横渡虚空,抵达月球.”领导没有拿着稿纸,但是却非常郑重,对于此次载人登月的航天员、工程师们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他们的付出。
“地球很小,太空很大,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领导也是通过这次机会,向全体国人和全世界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华夏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现在时代,不是航海时代,也不是航空时代,而是太空时代!
在太空时代,人类再也不是二维生物、2.5维生物,而是三维生物。
再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而在这个太空时代,目前华夏已经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世界的引领者。
此次华夏载人登月的意义,是无比重大的。
再次印证了之前的话,那是一个时代的跨越。
从旧的纪元,到新的纪元。
从过去,到未来。
迎接英雄凯旋归来仪式后,则是新闻媒体发布会,20位航天员出席了新闻媒体发布会。
他们跟大家介绍月球的情况。
新闻发布会后,航天员们跟家属短暂的见面。
见面时间很短,因为航天员需要休息,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
哪怕从航天员目前的状态,可以知晓他们的状态不错。
可是谁知道,会不会有潜在的情况呢。
所以每一次航天员从太空回来,都会接受最详细的检查。
同时也适应地球的气压以及引力。
而从出发到回归,这段时间最劲爆的消息,不是哪个明星的婚礼,也不是哪个区域发生战争,而是‘载人登月’。
每一天各大电视台和媒体的报道,都拥有巨大的流量,每一天都赚足了眼球。
不仅仅是华夏如此,海外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因为各种劲爆消息,传遍着全世界。
很多以前的猜测,都得到了印证。
而华夏人,这一次可谓是狠狠地扬眉吐气!
这一次的弯刀超车,可并不容易。
哪怕再乐观的人,都不敢想象这时候,华夏能够成功实现载人登月,但是偏偏华夏成功了。
华夏这么短时间内,将这么多的航天员/科学家送往月球,将如此庞大的仪器设备和物资送上月球,这是以前人们所难以想象的。
毕竟在以前,载人登月就代表着地球航天技术最大的成就,其他国家想要载人登月都是千难万难的事。
而现在不同,现在华夏实现了,而且以一个让大家目瞪口呆的方式实现。
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成功实现载人登月的。
与此同时,华夏也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在月球建设永久性科考站的国家。
庞大的‘广寒宫’基地,哪怕是在地球用望远镜都能看到。
而且到现在,这么大规模的‘广寒宫’基地,竟然还是‘广寒宫’一期工程,而且‘广寒宫’一期工程还没完成。
刘韬此时,来到了贵飞集团。
此时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搬卸仪器设备。
这是用来开采月球氦3的设备。
在月球上,拥有着丰富的氦3,从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可得到6300吨氢、70吨氮和1600吨碳。
氦3,是华夏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甚至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目标。
‘广寒宫’基地,一期工程的目标是能够容纳1000人长期驻守,进行一系列的科研与生产;二期工程的目标是能够容纳5000人长期驻守;三期工程的目标更是能够容纳10000名工作人员长期驻守。
月球没有大气层,但是人类在月球上生活、工作,需要氧气和水!
氧气,可以从提炼二氧化钛等氧化物中获得氧气,然后从提炼突然中获得氢气,两者进行化学反应就形成水。
华夏构建的生命系统,便是如此,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
整个广寒宫基地内部,便是形成一个人工大气环境,大气中的氧气等成分跟地球差不多,从而让在月球工作生活不会太难受。
而在‘广寒宫’基地,一开始利用的能量,便是太阳能以及核能!
在月球上,白天可是拥有着异常丰富的太阳能,这完全可以充分应用起来。
现在在月球所获得的氦3,都是作为核燃料,从而维持着宇宙飞船的飞行。
除了有各种仪器设备,自然也离不开机器人。
在月球上,大规模应用机器人,这是避免不了的。
很多工作,都是交给机器人完成的。
也是投入了大量的机器人,才让工作效率这么高。
就在这时候,‘月桂号’宇宙飞船庞大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空中,非常的清晰,让人想不注意都不行。
‘月桂’号宇宙飞船降落后,在长长地跑道上进行滑行着,最终停了下来。
地勤工作人员们,开始检查着‘月桂’号宇宙飞船。
刘韬上了宇宙飞船,进行检测。
当安全检测没有问题后,工人们才开始搬运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