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旧时烟雨 > 第六十五章 颂苦者不耻

第六十五章 颂苦者不耻 (第2/2页)

一堂课大概个把小时,课间有二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倒是充裕。

趁着课间时间,陈宣抓紧时间练字,并非为了提前完成作业,他的进度还差一大截呢,人多眼杂,倒也没有把刚学的字进行拼音标注。

其间他也听周围一些孩子闲聊,说起病逝的任方,有人惊恐茫然,有人甚至失声痛哭,哽咽说与任方极为友好,前段时间还约定了要去任方家做客的,未曾想一个假期就天人永隔。

try{ggauto();} catch(ex){}

小孩子的情绪就是这么纯粹。

不久后高景明他们回来,还在讨论之前谁尿得高,都尿房顶上去了,陈宣听着心头好笑,暗道幼稚,但不得不说,新‘鸡器’就是好用……

预备钟声响起,第二堂课也将开始了,孩子们回归座位。

这堂课要上四季,上课的是一位白胡子老先生,陈宣课间听其他学生提过一嘴,这位老先生乃举人出身,曾任过一县博士,告老后被玉山先生请来这里教书育人。

他明明比玉山先生要严肃太多,可反而下面的学生并不怎么买账,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的不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还用戒尺狠狠打了几个学生手心,打的是左手。

周林就挨打了,不过却是他的书童葛光代罚,这让陈宣心有戚戚,暗道高景明这小子可得乖巧点,要不然就得自己代受了。

这堂课先生让学生们朗读一篇短文,是关于春耕劳作的文章,他读一句下面的学生跟着读,用他的话来说,现在大家虽然识字不多,但每篇文章不说倒背如流,都得烂熟于心。

对此陈宣大概了解道,这个世界的学生,不存在选背的课文,而是每篇课文都要背诵记住。

“夜尽天未明,人醒犬未醒,家家不见炊烟起,户户开门把具行,一缕晨光踏路去,泥泞寒露脚不停,挥汗如雨灌秧苗,日复一日粒归仓,多少艰辛谁可见,劳者不见锅中饭,朝食稀来晚残羹,摘得野菜肚儿昏,饥一餐来饱一顿,如此往复年又年,待到春来花还开,家中儿女也该下田来”

老先生领着学生们读了几遍课文,只是启蒙文章,道理浅显,旋即他又开始解释这篇文章的意思,大意是形容农民天还没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儿,那时狗都还没睡醒,可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下来,却连肚子都填不饱,加上野菜填肚子也是饿得头昏,一年又一年,直到家中的孩子长大到了能干活儿的年纪,又是一个轮回……

解释完文章的内容,他严肃警告学生们,农民的劳动与艰辛,大家心头要明白,懂的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但是,这种艰辛并不值得去歌颂,用他人的苦难来彰显自己的文采,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那犹如在他人的伤口上撒盐让自己高兴,大家或许现在不懂,但得将他这番话牢牢记住。

再三告诫后,老先生继续带大家读文章,一遍又一遍,字数不多,需要读到背得为止,一堂课背不下来的,下去后问背得的人,明天他是要抽查的,谁背不得要挨戒尺。

翻来覆去的读课文,如此这般直到下课,在先生离去后,学生们一个个怨声道载,又要背文章,太痛苦啦。

陈宣这才明白,为什么那天在高家的时候,高景明不看书都能顺利‘朗读’书中内容,感情就是这么来的,你还不识字没关系,一遍又一遍下来,时间久了狗都能记得。

陈宣没那么强大的记忆力,一堂课肯定是背不下来的,但跟着别人倒是能顺利进行下来。

这就体现出伴读的作用,比如他和高景明各自记得一部分,后续相互对照补充,查遗补漏下来一篇文章渐渐的就能背诵了。

而能背诵之后,只要陈宣后续悄悄把那些字标注拼音,就相当于认识那些字了。

在很多学生抓耳挠腮中,课间时间过去,迎来了早上最后一堂算计课,这个对陈宣没什么难度,甚至有九成把握,教‘数学’的先生这方面还没他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