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今换算 (第1/2页)
古今换算
秦、西汉时,一斤是256克;东汉、魏晋时,一斤是224克;隋唐、北宋时,一斤是640克;南宋、明清时,一斤是600克。
汉唐制度,一石=120斤,一斤=16两,一两=24铢(宋代废铢,一两=10钱),明清沿袭宋制。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1、秦、西汉时,1斤=16两=16*16克=256克。
2、东汉、魏晋时,1斤=16两=16*14克=224克。
3、隋唐、北宋时,1斤=16两=16*40克=640克。
4、南宋、明清时,1斤=16两=16*37.5克=600克。
现行的一斤十两(合500克,0.5公斤)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温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两一斤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
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事后,中央政务院还向姜周元颁发了“中国衡器改革建议者”的证书。
姜周元这一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衡器改革的首倡人物,是深受人们爱念的。2003年春,姜周元先生去世时,有一副特别醒目的挽联是这样写的:“一斤改十两,一斤得十两,做人做账同原则。十亿出一人,十亿只一人,肯干肯缄不普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斤。
宋代一贯:
在纸币没有被发明前,黄金、白银、铜钱都曾做过流通货币,特别是白银和铜钱,但是如果要回答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铜钱这样的问题,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在各朝各代各时期,它们的换算率都均有不同。
在宋朝之前,虽然黄金和白银已经做为货币许多年,但是因为黄金和白银的稀少,普通的老百姓手中很难有黄金白银的,黄金与白银一般都是做为国家储备货币保存在国库中,一般百姓交易都是拿铜钱做交易,所以也不存在白银和铜钱的兑换。
而到了宋朝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普通老百姓手中也存储了一些白银,白银在市面上流通的也多了起来,虽然此时白银都是用作大宗交易,但是有时也会涉及到白银与铜钱的兑换,在宋初,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贯铜钱,但是此时的一贯铜钱只有七百七十枚铜钱,但是后来又逐渐变成一两白银兑两贯甚至三贯铜钱,而到南宋时,一银白银则可以兑四贯铜钱了。直到南宋时期变为四贯铜钱兑换一两银子。
明清以后,虽然白银与铜钱的兑换相对稳定了一些,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浮动,基本上都是在700枚铜钱至1000枚铜钱之间上下浮动,道光初登基时,一千文铜钱可兑换一两白银,可是等到鸦片战争打响之后,一两白银就必须要一千六七百文来兑换了。
等到咸丰上台,清政府在面对洋人的炮火,只能一个劲地割地赔款,大量白银外流,导致白银价格飞升,此时一两白银竟可换两千二三百文铜钱,而到清朝末年,甚至一两白银换四千铜钱。
食盐因为其自古以来是民生必需品,因此,历代为官府垄断生产及销售。
但又因为其利润丰厚,官盐价格奇高,民间为了反抗高价,多有铤而走险制造、贩卖私盐者。
古代食盐来源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沿海地区产的海盐;一种是四川产的井盐;还有一种占绝大份额的是陕西所产的解池盐及河东路盐(山西运城池盐)。
我们以宋朝为例,宋朝从民间低价收购食盐,再高价卖给百姓或者盐商从中获利。盐税即是人头税,不管你家吃得完吃不完,每家每户都要按人口数量从官府处购买食盐。而官盐大多掺杂泥沙,缺斤短两,价格奇高。
北宋开国时将盐价定为40~50文一斤。
北方地区,到了北宋末年,官盐价格高达400文每斤,价格翻了十倍。而西北少数民族出产的青盐价格仅为十几文,差出四倍。辽国燕京盐价也仅为每斤11文。
东南地区,盛产食盐,但是老百姓需要卖三斗稻米才可以买得起一斤盐。到了南宋时期,官盐售价250文一斤,而且质量差,分量不足;私盐纯白,20文钱便可以买到一斤半,因此,私盐泛滥。于是,官府一方面极力压低收购价,一方面不断提高销售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