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或长生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冠带(圆七)薄厚葬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冠带(圆七)薄厚葬 (第2/2页)

李丰儿道:“都跑出来了。我们在矿洞里也待了一段日子了,有些经验。你放心,仙墨也都销毁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全都埋在下面。”

顾惜舟又问:“你们看见我师兄他们了吗?”

李丰儿把顾惜舟缓缓背到背上,又看着黄离被另一个壮汉背起,道:“还没找着,不过他们身手非常,应该无碍。我先背你们下山。”

一行人这就往山下走去。顾惜舟得救之后,心里一松,在李丰儿的背上沉沉睡去。

“诶!你看那是谁!”

走了大约一盏茶功夫,李丰儿突然朝着一个山头叫唤,可顾惜舟睡得太沉,竟然没被吵醒。

原来是杜仲五人。他们在山顶上搜救了片刻,正好碰着李丰儿一行。

五人自然也发现了他们,立刻飞身前去集合。

“随身带药了吗?”杜仲问道。

李丰儿回道:“啊?这,我们还没来得及回村,没有药啊。”说罢,他看了看杜仲怀里昏迷不醒的大祭司。

她的情况不算好,断腕处与小腹一直在流血。洛灵枢的急救包在大战中遗失,真气也损耗得厉害,一时也只能扯下布条稍作包扎,无法彻底止血。

“回村再说,带路!”

一路周折后,众人总算到了黑水村。村民们各自腾出一些房间,供七人使用。

洛灵枢回村之后,调息片刻,立刻开始给众人包扎。虽然她一度体力不支,但好在有村民们的帮助,总算是堪堪完成了任务。

洛灵枢走到大祭司的面前,开始治疗起这位刚才差点杀了自己的敌人,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

无论如何,众人的性命总算是都保了下来。除了那个十七岁的少年。

第二天,黄离也清醒了过来。六人开始准备料理许天佑的后事。

在大延之前,汉家文化向来是提倡土葬的,这恐怕与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有关。

到了延朝,国风开放、文化包容,儒家思潮受到强烈冲击,其作为上层阶级统治工具的属性被一定程度瓦解,呈现出返归本源的趋势。

尤其是佛教的传入及发展,大大活化了延朝的百家争鸣的态势。佛教向来重视灵魂的解脱,主张不必过于重视肉身,以摆脱欲望的束缚。因此,众多佛教徒在临终前,都会选择火葬。

这种习俗当然无法被重用儒学来控制人民的上层阶级接纳,相反的,倒是很受底层百姓的欢迎。倒不是百姓们都信佛,而是这种方法实在省钱。

大延的奢靡之风弥漫,连葬礼也讲求厚葬,可那哪是贫苦百姓能够承担的。这火葬之法无需棺椁丧仪,对于百姓而言,完全能够负担,因此也就逐渐传播了开来。

范履霜倒是很认同这种做法,还常带领天柱阁的儒生与一些凡世儒家弟子辩论。在天柱阁儒士眼中,凡世有些学生根本就不配被称为儒家弟子,而更像是权贵们用儒家学说钳制百姓思想的帮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