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茶,喝茶,喝好茶 (第2/2页)
这段话放到网文里面绝对剧毒,读者能把作者喷死,可八十年代的人们都习惯了牺牲,舍弃小我成全大我的观念深入骨髓,冯杰听完不仅不觉得毒,还感动地眼泪都快下来了。
刚开始还只有面前冯杰听,慢慢的整个办公室的编辑都围了过来,竖起耳朵聆听李小刚的大冒险。
故事刚讲完,其它人还沉浸在忧伤中,一名最早缓过来的编辑已经盯上高加林的稿子了,“这位老师,您写的实在是太好了,稿子都在这儿吧?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哎哎哎,你干什么呢?这位老师已经把稿子给我了!你抢什么?”冯杰赶紧拨开他的手,生怕稿子被人抢走。
“连口茶都舍不得给老师喝,还好意思要人家的稿子?老师,您的稿子我收了,咱们过来细谈,我给您泡茶喝,今年的新茶,保管您喜欢!”这名编辑仍未放弃。
“老师,我这有朋友刚从杭州带来的西湖龙井。”冯杰飞快地打开办公桌抽屉,取出了珍藏的茶叶。
“呵呵,从进来到现在的事儿,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民间传说。”高加林乐了。
“什么传说?”冯杰一边泡茶一边问道。
“这个传说是关于郑板桥的:某日郑板桥去茶馆喝茶,掌柜见郑板桥衣着平平就随口说了声坐,冲小二说‘茶’。”
“过了一会儿有人找郑板桥聊天,掌柜听郑板桥谈吐不俗,于是就改口说‘请坐’,和小二说“上茶”。”
“又听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于是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座’,对小二说‘上好茶’。”
“还拿来笔墨请郑板桥留下墨宝,郑板桥一挥而就,上联‘坐、请坐、请上座’,下联是‘茶、上茶、上好茶’。”
这个故事有说是郑板桥的,也有说是苏东坡的,考虑到对联流行开来的历史,高加林觉得还是郑板桥的概率更大一些。
编辑们被闹了个大红脸,这故事说的不就是他们么?人家进来送稿子懒得搭理,现在又争抢哄抢,简直给那个势利眼的茶楼掌柜一模一样。
冯杰脸稍微一红就恢复了正常,自己做错了事被讽刺两句算什么?只要能把稿子留下就行。
于是他立刻击掌叫好,“老师,您这个故事真不错,读者肯定喜欢,能不能发表在我们《故事会》上?您要是嫌麻烦,我可以帮您写,稿费您放心,肯定不会少您一分钱!”
“行啊!那就你来帮我写吧!还有这稿子也给你了!”骂人还有钱拿,这感觉挺爽的,高加林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人家都这样了,你还要怎样?
“诶,好勒,我这就好好看!”冯杰得意地朝其它编辑笑了笑,接过稿子就看了起来。
《江湖恩仇录》?这书名不错,能抓住读者。
再看笔名,唐三?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