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南陈帝业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胜败之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胜败之后 (第2/2页)

大司马章昭达北伐,下隆州(今阆中)。

其日,宇文神举闻太子失,大惊,疑于唐公李昞,遣人往唐国公邸查之,人皆言唐公李昞及亲近昨夜出,不见归。

宇文神举惧形势变,急携宇文赞入宫,并告王轨及宇文孝伯其事,二人亦恐生变,遂请太后出谕令,命长安公卿大集宫内。

于是出矫诏,告百官宇文邕身故巴蜀,遗命汉王宇文赞继大统,废故太子宇文赟为陇西王。

群臣摄于刀兵,从之。

是日,汉王宇文赞即周皇帝位,改建德四年为崇宁元年。

三月初七。

周主宇文赞年只十岁,国事皆决于宇文神举三人,神举请为故周主宇文邕上谥号“悼闵”,从之。

时周国在关中尚有兵卒数万,而多附蒲州总管韦孝宽,于潼关御齐人,神举又请加韦孝宽上柱国衔,从之。

其日,命于长安索唐国公李昞,未得其踪迹。

三月初八。

周悼闵帝宇文邕亡讯至邺都,齐帝高纬悦,大赦天下。

时齐琅琊王高俨与高纬及录尚书事和士开不睦,其年,和士开渐次去其权柄。

其时,高俨仅领御史中丞,督邺中治安,闻宇文邕死,欲请伐周于外,以图领兵取军权,并收武勋之望,遂领公卿上疏,大倡伐周之议。

和士开难违众议,言国用不充,请缓之。

高纬亦不愿武臣受高俨之德,止其事。又恐诸将怨,遂召斛律光还都,议兴兵西讨之事。

高俨益恨士开,欲除之,问计左右。

时齐侍中冯子琮与和士开有隙,又欲废纬立俨,左右遂请高俨交结之,高俨从之。

三月初十。

征北大将军吴明彻下巴州(今巴中),获周人毁佛所得钱帛一亿。

三月十三。

征东将军陆腾下剑阁。

三月十五。

周将韦孝宽始受长安上柱国之封,宇文神举等稍安。

时周国举境,除河西外,尚有兵八万余众。

其中三万在潼关,属韦孝宽,二万在汉中、武都等处,遥受朝廷节制,二万余在长安北面各处关防,而直属宇文神举三人者,不过长安戍卒一万一千。

王轨三人既寻故太子宇文赟及唐公李昞不得,恐韦孝宽举兵拥立,又恐长安兵少,陈人一旦取汉中则关中难守,遂兴断臂求生之议。

其日,宇文神举令在汉中、武都诸军弃城池关防,尽皆回守关中。

三月十六。

大司马章昭达会征东将军陆腾于潼州,为其麾下计功勋。

吴明彻围利州(今广元)。

三月二十。

帝以陆腾为征东大将军。

其日,利州降。

三月二十三。

周主宇文赞以宇文神举为天官大冢宰总国政,以宇文孝伯为地官大司徒掌钱粮,以王轨为岐州总管、京兆尹掌关中兵。

又令王轨督军岐州(今宝鸡),守散关以备陈人北寇。

三月二十五。

镇左将军程文季入汉中,吴明彻围兴州(今略阳)。

三月二十六。

周大冢宰宇文神举以宇文邕尸身在陈,不可得,与百官葬其衣冠于孝陵。

三月二十九。

汉中、兴州降。

三月三十。

齐琅琊王高俨用冯子琮谋,假作高纬敕令,将诛和士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