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荆州 (第2/2页)
“尽快罢!既已决定,就尽快处理。青州民乱,苟兖州和丁冀州已经遣派将士去征讨。消息应该也很快会传来。”
try{ggauto();} catch(ex){}
司马炽点点头,“王敦临危受命,接任青州,那也尽快罢!”
“处仲是朕的姊夫,又是琅琊王氏高门子弟,极有声名,出任大州使君,王叔之荐人,慧眼如炬!”
“想来此去,必能配合苟道将和丁叔伦,平定王弥!”
“不过这荆州……”
说着,司马炽皱起了眉头,“王澄之任,侄儿认为,恐不太合适。”
“上次,侄儿推荐南阳王,不知王叔怎么不认可?”
司马越听到司马炽反对,也皱起眉头。
他想到司马炽可能会不认同,但没料到会这样直接出言拒绝。
司马炽看了他的脸色,继续道,“王澄、王敦二人,皆有美名。侄儿居豫章王时,虽无往来,亦有耳闻。”
“侄儿方言,王敦镇青州,确实妥帖。”
“但这王澄牧荆州,侄儿实觉不妥。”
“王澄虽名士,然亦有闻,其举止放诞,不拘俗礼。若置于他地,或可用其才。”
“然,荆州地居险要,四通之地,为南面屏障,亦乃我之粮仓。若王叔不允南阳王移镇,也需寻一稳重老成、善取民心之才任之,更为妥当。”
司马越略一扬眉,但陛下这话说的确实没错。
王澄属于玄学里的放达一派,平日行为比较放任,偶尔甚至还很离谱。
荆州本就牵扯甚多。陛下这关都过不了,那么朝臣们肯定更会揪住不放。
看来王澄这事,需要另行处理了!
司马越心中不痛快,但不得不道,“陛下所言甚是……”
司马炽打断他的话,笑着说道,“王叔且慢!王叔举荐之才,侄儿焉能有不用之理?”
“侄儿这里,正好有一個妥帖的办法。王叔且听听,不知可行不可行?”
司马越闻言,竖起耳朵,感起兴趣。
司马炽从身后一堆资料中,抽出一卷布帛,然后在几案上展开。
他说道,“侄儿近来多观《禹贡地域图》,颇有些心得。”
“方今天下,分二十州。大江之南,地物广博,然仅置扬、江、广、交、荆、益、宁等七州。远不及江之北,大河两岸。”
“且一州所治,疆域甚广,如扬州、荆州、交州等。地广人稀,难以有效开拓外,牧民教化也疏有成果。”
“侄儿思之,不若在江南再置一州。”
说着,司马炽手指在布帛之上,滑动指点着。
司马越也靠近观看。
司马炽道,“可从荆州、江州,或者扬州、交州,再划出数郡,就以此地名临湘者,作为治所。至于名称,就叫做湘州罢。”
“王澄,就任命其,做这个湘州刺史!”
“至于哪几郡,就由王叔与阁中诸尚书商议。”
“王叔辛苦些!”
司马越闻言,默默看了看地图。心中衡量片刻,便觉得这样也不错。
这样,王澄也做了刺史,不算违背与王衍的约定。
而且怎么规划这个湘州,也有可操作之处。
再者,他想得更远。分出一州,便又有一州建制。也意味着,更有一堆官位,等人来做。
他不动声色,依旧问道,“那荆州呢?”
司马炽道,“若王叔实在不允南阳王叔移镇。那荆州刺史,侄儿有意刘公之子刘璠接任。”
“刘公都督荆州,初到任,能平张昌贼。继而,治州有方,抚民甚安。”
“陈敏贼作乱时,欲寇荆州,亦被刘公所阻,方不至蔓延。”
“成都王兵败,恰逢刘公甍,其欲潜回封国,荆州亦有歹人迎之。”
“好在有刘璠率人抵御,不至成都谋逆之死灰复燃,可见其才略不堕父名。”
“刘公虽丧,仍有余威,民心可用。于此,刘璠有才略,有民心,亦忠臣之后,用之,顺应民意!”
“上下一心,保境安民,荆州必可无虑!王叔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