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刘基视察秣陵大营之二 (第2/2页)
“主公,慈可以办到。”
待刘基重申纪律的话说完,太史慈起身说道:“主公,您现在回来了,慈请求辞去秣陵大营、秣陵城的代管之职。”
刘基抬手压了压,示意太史慈坐下。他回道:“子义,你的秣陵城代管之职可以卸去,但秣陵大营的代管,你还得继续坚持一段时间。”
他见太史慈似乎还要推辞,便打断道:“我现在的事务繁多,确实忙不过来。”
“子义,你能否勉为其难地继续统领一段时间?”
“等我闲下来,你再卸除此职,可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史慈只好答应了下来。
想到秣陵城的赋税不足用,太史慈面色严峻地开口说道:“主公,现在秣陵城百业凋敝,赋税不足,我军的供给...”。
刘基摆了摆手,中止了太史慈的发言,“子义,你说的这些,我已然知晓了。此事,我已在考虑中,不用专门在这次的军议上讨论了。”
见刘基已有考虑,太史慈遂闭口不言。
...
说完了军纪,刘基提议:讨论各营伍的武器和兵种搭配问题。
已被刘基耀升为暂军司马的凌操,率先提出了建议,“主公,属下认为,我军的军阵,应多配置一些长枪兵,少配备长戟士,或将长戟士取消。”
他想起了他的首战。长枪兵捅入敌人身体后,如果没有敌兵的干扰,他们通常能比较便利地拔出长枪。
可长戟士杀敌后,就不好抽回武器了。长戟士一点都没有长枪兵好使。
“排在前列的士兵,刺击之时,长戟士并不好用。长戟士捅击后,难以拔回自己的长戟。”
“属下觉得,长枪兵和长枪兵之间,能更方便地配合使用。”
“前排和后排的长枪兵,更容易协同出击,比起长枪兵和长戟士的混搭,更有效,更方便。”
“此外,长枪兵和长戟士混搭在一起,也太不好训练了...”。
讨论这些问题,徐盛瞬间就来了精神。
他听了凌操的发言,当即反驳道:“凌司马,单一的长枪兵,确实比较好训练和指挥,可太容易被敌方所针对。”
“要是敌人调用训练有素的刀盾兵,来对抗我军的长枪阵,我军如何应对?”
“恐怕只能被动挨打吧。”
“再说,长戟士就不是用来捅击的。他们能勾能锁,是对付敌人的重甲士兵或刀盾兵的利器。”
凌操被怼得哑口无言。
他从军的时间和经历,毕竟太短暂了。
他以前在乡间,只是偶尔打打土匪,斗斗贼寇,经验不多。
被刘基招到曲阿营后,他只经历了笮融营寨的这一场大战。
而且,他当时被刘基安排去夺取、防守马厩,没有恶战、阵战的体验和感悟。
在经验上,他完全不能和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徐盛相比。
这就只能怪刘基将凌操提拔得太快了。
从能力上来说,当前的凌操,大约只能胜任队率或屯长之职。
董袭插话道:“属下也觉得长枪兵更好,一寸长,一寸强嘛!”
“依我看,我军在队伍中,可以将长枪兵和长戟士分队配备。”
“例如,三队长枪兵配一队长戟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