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说服,内部的支持 (第1/2页)
“老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能够打通后方的运输线、光是将山西境内的煤铁资源向后方输送,就足以带动山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振内河运输这个想法很不错,购置大型船只以进行运输工作也是我们当下需要做的要紧事。”
“财政经费充足的情况下,这件事情需要拟个章程出来,尽快交到我这边来。”
“另外,我个人认为,对于现如今的山西,乃至华北全国总体局势而言。”
“山西当下最“好”的工业品、以及最为紧缺的商品应当是炮弹、以及子弹。”
卢宇彬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眼下总体而言是战时经济,民营经济宛如一潭死水,就山西地区目前还算不错,后方不少民族企业家已经濒临破产。”
“而地方的银行又因为其高风险的经营现状,拒绝继续提供贷款,直到财政部的新政出台之后,局势才稍有改观。”
“阎长官已经派人动身前往后方尝试联络,不过有消息称宋财长对此表示了不满.”
楚云飞笑了笑,身子略微后仰到了沙发上:“阎长官还真是见缝插针,又想要玩之前的老一套,殊不知中央财政的压力很快就要传导到山西地方,这个时候要是得罪了这位财神爷,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不管阎长官怎么做,我们都不参与到这件事情来,但是对整个晋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你要多上点心,尤其是对人口方面的普查,务必下发到各个区域。”
“户籍政策务必执行到位,确保每一个民众,哪怕是新入籍的难民,都能够分到房屋,分到土地。”
卢宇彬脸色略显纠结:“可是就我们目前的砖石、水泥、钢筋等产量基本上都是优先供给前线作战部队的,尤其是第六集团军驻防的娘子关区域。”
“现任的赵长官和钱长官都主张继续固防他们还打算修葺新的国防线,以此来巩固山西侧翼。”
“那个预算之前递交到我这里来的时候我看过,光是娘子关地区一年所需的工程花销数量就在三百八十万国币,总体工程需要花销九百三十万国币。”
“这些永备和半永备工事甚至足以支撑日军150毫米口径以上重炮的轰炸,甚至还进行了防御航弹的相关设计。”
楚云飞细细思索了片刻之后,接着吩咐道:“数次交战之后,日军主动进攻山西地区的概率不高,否则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他们应当早已经调集兵力反扑了。”
“我们有限的资源不能全部都用在构筑防御工事上面,砍掉他们三分之二的预算,将剩下的三分之一用于外围资源的修葺,并且在外围放置较少的兵力,将主要的作战兵力集结于二线,日军在不具备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断然不会发起进攻。”
“这”卢宇彬缓缓点了点头,一脸的决然:“既然长官您吩咐了,我一定照做。”
“钱伯均要是找你的麻烦,你就让他来找我,包括赵长官派人质询的话,你也往我身上推就好了。”
楚云飞缓缓起身,霸气十足:“干这个工作肯定是会得罪人的,不过你可以放心,有我在,没人动得了你,哪怕是阎长官也不行。”
卢宇彬同样缓缓起身:“多谢楚长官。”
“行了,再把晋东南地区的人口统计工作推进一下,刚才说的内河运输发展方面拿个章程出来,尽快交到我这里。”
“是!”
卢宇彬离开之后。
楚云飞再度拿出了刚才放进抽屉的稿纸。
缓缓翻页重新写下。
炮弹、子弹以及民24式掷弹筒。
75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生产,只能够交由西北制造总局来完成。
八十八兵工厂(长治)仅能承担掷弹筒炮弹,以及部分的迫击炮生产任务。
如按照正常的学员培养周期计算。
想要大规模的扩产至少还需要两年的时间。
培养人才是需要时间的。
而山西地区之前储备的军工人才基本上都扎堆在了西北制造总局。
长治这边,还是依靠的常瑞元、以及阎老西的支援才组建起来。
能有现如今的发展盛况。
楚云飞此时已经颇为满足。
按照他的计划。
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二战区各作战部队的列装之后。
多余的掷弹筒产量完全可以供给给其他的友军部队。
第八十八兵工厂(长治)生产出来的民24式掷弹筒也是畅销货。
无论是山城方面的中央军、还是五战区的杂牌军,亦或者是敌后作战的八路军部队,实际上都缺少这些支援武器。
只要这些部队具备主观能动性。
只要他们愿意主动找日本人的麻烦。
这些掷弹筒就会交到他们的手中。
而后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出来。
大力发展军工产业以及工矿产业。
带动整条产业链。
不过此时的山西地区整体情况还算不错。
因为是国内少有的棉花产地,轻工业的发展也是颇为不错。
纺织工业、烟草业均得到了不错的发展。
山西地区的土盐工业目前也在快速的,成体系的发展。
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晋南地区的发展情况。
现如今的楚云飞尚未无法从系统之中纵览全貌。
盐业、食品工业、甚至是养殖业的发展。
也是当下整个山西地区的发展规划之一。
正当楚云飞将具体的大方向整理出来之后。
赵鹏程也是敲响了房门:“钧座,是我。”
“进来。”
“钧座,鲍会长来了。”
楚云飞将面前的这份思维导图再度塞回到了抽屉之中:“请他进来吧。”
身穿布衣的鲍永盛缓缓走进了房门之中,第一时间拱手打了招呼:“见过楚长官。”
楚云飞早已经起身,示意一旁:“鲍会长,请坐。”
鲍永盛刚坐到沙发上便感受到了屁股上面传来的温热:“楚长官的客人刚走?”
“留守处的卢主任,你们应当是老相识了。”
鲍永盛缓缓点了点头:“此前他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军粮署担任副主任的时候就曾和他打过交道,人还不错。”
“鲍会长此番前来,还是工业产能的事情?”
鲍永盛缓缓点头,而后开口道:“楚长官,我这个当商会会长的,其实也是代表着大家的意见,所以如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楚云飞微微一笑,身子略微前倾以示尊重:“鲍会长自当畅所欲言,我自当洗耳恭听。”
“楚长官,就目前从光华日报,长治报社等报纸的宣传情况来看,现如今二战区作战的国军部队,已经将小鬼子大部赶出了山西,只剩下晋东北一隅苟延残喘。
咱们是不是应当将部分的经济建设放在民用工业上面,让老百姓们过好日子?”
“鲍会长说的自是有几分道理的,从目前敌我双方的军力对比,以及日军未来的战略方向来看的话,日军未来的进攻方向应当是九战区的湖广地区、以及广西、广东地区,不太可能会继续进犯山西地区。”
鲍永盛拱手恭维道:“这全赖楚长官指挥若定,将那小东洋打怕了才有了现如今的山西地区的安定。”
“如果楚长官愿意的话,或可减少对工矿相关企业的投入,将这一部分的资金转而支持民用企业.”
楚云飞摆了摆手拒绝道:“鲍会长,恕我直言支持民营企业,支持轻工业的发展可以,但是我无法减少工矿相关企业的持续投入,扩大生产此事绝无商量的可能。”
鲍永盛和楚云飞打交道的次数不多。
语气生硬到这种程度也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明明上次宴请的时候很好说话.
“可是,楚长官,如果按照目前的战争节奏进行下去的话,日军的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楚云飞示意赵鹏程将茶水放在一旁,接着继续说道:“这些东西生产出来也可以有他的用途,哪怕是战争结束之后,多余的武器装备,也可以出口给一些亚非拉国家。”
鲍永盛终究只是个地方商人,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考虑:“出口给其他的国家?”
“是的。”
楚云飞笑了笑:“这群外国佬,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给国内使绊子,前不久我刚从十八集团军那边得到的消息,他们抗联的同志负伤之后想要前往苏联境内休养,苏联人都不让他们过境。”
“这,俄国人竟然如此不讲道义?”
“他们担心日军北上,陷入双线作战,鲍会长,你的目光不要局限在山西这样一亩三分地上,全国、乃至全世界如今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期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