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箭射天狼 (第2/2页)
“你大晋之前的汉魏年头,那是人人一团尚武的精神,当然下午差点意思了……”
拓跋珪正色道,
“汉魏时,你们汉人,男子十四岁就要学箭。东汉末年,海内陵迟,魏武让儿子曹丕五岁学射箭,八岁骑大马。”
“曹操北征乌桓,刘备威加西羌,百年三国,汉土虽非一统,‘戎狄猾夏’——汉人口里,我们的祖先们,何尝能南下一步,牧马弯弓?”
“你是晋人,别怪寡人打心眼里看不起姓司马的。如今这汉魏的骨气,我看司马家都丢尽了——
都说我鲜卑吃牛羊肉长大,个个气力绝伦,屁!牛羊肉岂可日日吃得,我们日常充饥的,是稞子、陈粮!魏军壮勇,把这些士兵的兜鍪脱了,有几个身长能过七尺?一汉本能挡五胡,可惜司马氏骨头太软,自相残杀后,抛弃这北境的大好山河,甘心偏安……”
却说一味取巧之人,学不快射箭。
那张弓搭箭,看来是极容易的事:一引一拉,单调重复。如没有耐性,不肯下苦工,必成不了射技。
魏军日行百里,入夜扎营。一连几个晚上,刘裕每夜与拓跋珪讲文论武,探讨刀剑弓弦。
几天过去,取一片杨树叶子放好,隔十步远近,刘裕引弓,可以一发射中。
这夜,大军行至太原郡,拓跋珪亲提了一桶汾水,带了一叠饭碗,与刘裕两骑并马,出龙城练箭。
每等刘裕一手握弓不动,拓跋珪端一碗水,放在刘裕握弓的手肘上;
一箭射出,只能搭箭的手动动,再续一箭;那握弓的手臂必须久久保持笔直。
刘裕手一微抖,碗碎一只,拓跋珪再拿一个放在他握弓的手臂续上。广陵学刀三年,犹不避苦,如今手握魏弓,刘裕咬牙誓要学成射技。
再一二天,军次定襄郡,刘裕已经射艺小成,隔三十步,可以一箭射中杨叶。
到了代郡那晚,拓跋珪摘下九片杨叶,一字码开放在三十步之外,让刘裕再射那第五片正中间的叶子。
刘裕有时射中左边,有时射中右边;偶尔射中中间,更多是脱靶。
拓跋珪道:
“一个靶子容易瞄准,两个靶子不容易瞄准,一堆靶子里再瞄一个,是难上加难。”
“你举起弓箭前,脑子里想着第五片杨树叶,目光聚了焦,看那一排杨叶时却是模模糊糊。对吧?”
“刘裕!要心无旁骛,要眼光狠辣;虽千标万靶,必须一箭中之!”
又数日,怀仁城外,三十步内,一百片杨树叶子排开,刘裕弯弓,指哪儿打哪儿。
拓跋珪又让他张弓时,睁开两个眼睛,不许用单眼瞄准。
“你闭着一只眼,只用另外一只眼瞄准猎物时,要留意。”
拓跋珪道:
“往往这个时候,别人也在瞄你。”
又数夜,睁大双眼瞄准那杨树叶子,渐渐适应。
行过雁门关,此夜巡了三军营垒,刘裕、拓跋下马,沿着勾注山山路,步行到山顶。
拓跋珪搭了刘裕肩头,二人齐步走到山巅之侧;脚踏险石,靴边万丈深渊。
拓跋珪解下宝胎弓,走远了悬崖百步,码开九片杨叶,再次让刘裕试射。
夕阳西下,霜风在巨谷的咽喉里翻涌。
身后险崖,刘寄奴面色平静。
一发直中第五杨。
拓跋珪道:
“秦兵与我媾和了,不日间出兵三万来援。数天里,寡人动员五万魏卒,人马在平城到云中郡一带集结完毕;
寡人定计,弃黄河以东,诱敌深入河西,再与后燕决战。刘裕,三件事情,算你办成一件了;射箭的本事你已学全,这是寡人的回礼。”
“千里吟鞭出紫塞,三军按辔远青门。
但见落日黄沙压朔雁,关河白草起瞑禽。
六师第几部?
且在校刀帐下处。
万夫更何往?
欲向平城云中路。
云中久亦四战地,虏尘遍踏汉马蹄。
皇汉驰骋卫共霍,功名趋返冯与李。
忻代野戍吹长风,晋原霜雪不及冬。
昔见英雄怀仁县,已报严兵细柳营。
乌兰察布星如麻,迢遥晋女盼归家。
百日西楼明月夜,一人琼阶扫落花。
倏而江湖子,漂泊年复年。
应念淮泗乡曲回程缓,
异时锦衣还。”